如果不能爱我,请放了我
1
最近看了一个情感类节目,主人公小夏对于一段感情执着的让人心疼。
小夏现在和一个男生一起合租,这个男生是她的大学同学。
小夏一直喜欢这个男生,上学时他们经常一起结伴去图书馆看书一起自习。男生有着那个年龄的男孩特有的干净轻爽,而且非常的开朗健谈。小夏经常被他说的话逗得大笑,跟他在一起特别轻松总有说不完的话。
小夏知道男生只是把她当哥们看待,因为她是那种假小子的性格。男生会当着她面评论哪个女生漂亮,哪个女生比较好追等。完全不会在乎小夏听了话的感受。
即使是这样,小夏仍然被迷倒了。她忍不住向男生表白了,男生委婉的拒绝了她。这让小夏非常的伤心。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改变。
转眼间到了毕业的时候,男孩决定去北京发展。而小夏则留在了家乡,父母已经给她找好了工作。只等她能早点结婚生子安稳的过一生。
男生去了北京后仍然和小夏保持联系,他仍然把小夏当成最好的倾听者。他时常会告诉小夏他在北京的生活。例如又换了新的工作,或者他碰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解决不了的难题等。有一次男生告诉小夏自己有了喜欢的女生。小夏在电话里跟他说:“遇到喜欢的人就去追啊!”放下电话后一个人默默的伤心。
小夏的父母开始托人给她介绍男朋友,她去见了两次之后就不再去了。小夏说她无论见了谁总要在心里和那个男生比较一翻。因为心里有了喜欢的人,所以觉得谁都不如他好。
而他喜欢的男生只有在和女朋友吵架或者心情不好的时候才会想起她。他更多是在小夏这里寻求安慰。男生知道小夏一直喜欢他,却一直在索取着小夏的温暖。但天真的小夏以为自己还是有机会的,至少她还有被需要的地方。
2
小夏告别了父母,只身一人来到北京寻找自己心中的爱情。
她说她来北京时并没有想着告诉男生。因为只要想着和自己喜欢的人同在一座城市,看着同样的天空,呼吸着同样的空气,她的内心都是激动和满足的。
初到北京的小夏遇到了很多困难,吃了许多苦。被人骗过钱,睡过地下室。最难的时候一天只吃两顿饭,一袋方便面分两次吃。
即使是这样她也没有想过要离开北京。在电话里都告诉父母自己在北京过的很好。直到小夏在北京的生活慢慢的好起来。
故事发展到这里变得有些狗血。男生和交往的女生分手了,租住的房子也面临到期。得知小夏也在北京发展,他便问她愿不愿意和他合租。因为都是朋友大家可以相互照顾。
等了这么久的小夏,终于又有机会能够待在喜欢的人身边了,她毫不犹豫的答应了男生。
相互照应变成小夏默默照顾男生,做饭打扫卫生收拾屋子偶尔还帮男生洗洗衣服。男生享受着小夏女朋友般的照顾。一男一女合租,这其中的尴尬自不必说。而男生却对小夏说他从未把她当女生看过。
小夏也有心死的时刻。她和男生合租的期间也交往过两个男生。但都因为男生的不看好最后分手了。男生对她交往的男友评价不高,让小夏觉得自己还有希望。这个男生可能吃醋了。
直到节目中展示了一封男生写给小夏的信。她才醒悟这个男生从来没有爱过她,他从头到尾都只是把她当哥们看的。这段持续了7年的感情都是小夏一人在唱独角戏。
3
小夏的痴情让每个人都心疼这个傻姑娘。希望她能够从暗恋的阴影中走出来,找到属于自己的温暖。
而那个男生的做法真的让人感到气愤。明知道女孩对自己有感情,就不应该邀请她合租。明明对小夏没有感情还给她希望,享受着小夏的付出和照顾。这种似是而非的感情给小夏的内心造城了非常大的痛苦,也浪费了她大好的青春。
就像鲁迅之于朱安,虽然世人对于他们这段无爱的婚姻看法不一。但我觉得不给人无谓的希望,放她自由真的是对一个不爱的人最大的慈悲了!如果朱安够聪明或者够勇敢,在鲁迅从上海传来他和许广平的婚讯时她就该离开了。
只是朱安所受的教育让她不能理解鲁迅的苦心。她深受封建礼教的毒害,以为只要自己任劳任怨的付出,鲁讯早晚会接受她。这种坚持导致了她悲剧的一生。
而鲁迅先生这种做法看似无情实则有情。他的绝情是要给她重新选择的机会。如果一个男人明知道给不了女人想要的幸福,还自私的把她留在身边就是男人的无耻。
对于一个自己不爱的人,不爱她就不碰她,不接受她不给她希望。让她早日认清事实,离开自己寻找新的归宿是最好的选择。
“感情就像候车月台,有人走才有人来”。
4
年轻女孩时常容易被误导,觉得爱情就应该百分之百的付出,这样才能体现对爱情的执着。可这要看你付出感情的对象值不值得。
至少他的心中有你,这样的坚守才值得!
涂磊常说:爱人七分足矣,剩下三分爱自己。
有时候并不是你全心全意的付出就可以换来感动。即使偶尔感动,也不是心动!即使朝夕相伴的相处,也未必就会产生爱情!
女人一定要学会爱自己。
而男生对于不爱的人,最温柔的慈悲就是放手。如果不能爱我,就请放了我!
就像李圣杰在《手放开》中唱到的一样:
眼睁睁看情变坏,认真真看清感慨
不能给你未来我还你现在
安静结束也是另一种对待
当眼泪留下来
伤已超载
分开也是另一种明白
我给你最后的疼爱是手放开
感情就像候车站台,有人走才有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