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太阳花毕业了!
本以为是我的选择,现在回望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相逢篇
照片里一张张青春洋溢的笑脸,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第一学期,两次教研,我们勇气可嘉的站上自己的舞台,共同把自己努力的状态呈现给关注我们的人,虽然是小学最后一年,同样如苗般蓬勃生长,如花般灿烂开放。
有这样一些花儿,在自己的节奏了悄然开放。 川,是其中一朵。
圆作为小学阶段最后一个精确学习的平面图形,它的面积该如何去求?通过完成挑战单,我们提出了一个猜想:将其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多边形求面积。在这里,有两个主要思路:1.用圆内接正方形来近似估计圆的面积。误差太大。那么正八边形?正十六边形?2.用割补的方法,将圆切割成多个“曲边三角形”,进行拼补,可近似看作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求面积。同样存在误差。是接受误差?还是继续寻找其他方法?孩子们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将圆平均分成尽可能小的三角形“无限分割”,此时曲边三角形可近似的看作三角形“化曲为直”,再拼补为平行四边形。此时圆周长的一半相当于长方形的长,圆半径相当于长方形的宽。
此时还存在误差吗?如果有,能接受吗?大部分同学认为可以 ,当无限分割时误差就可以近似为0。部分同学、特别是川表示不可以,无论怎样细分,始终都是曲边,误差始终存在。冲突出现!
到了我出场的时候?NO,NO,NO.让他们自己再多思考、多讨论一些。逐步澄清,利用割补的方法来求圆的面积这一猜想在几何直观上是可以接受的。但,猜想并不能直接拿来用,需要严谨的逻辑证明。现在的聚焦点在于如何证明?人为的再次细分,只能增加相应的动作经验,获得视觉感、心理上的安全感。那么严谨的证明如何来证明呢?基于小学的工具我们无法完成证明,就暂时悬置起来,未来进行证明!
相知篇
太阳花中,有这么三四珠小花儿朵、涵、瑜、飞,他们安静、好学且独立。
朵,从遥远的内蒙而来,从入学前的暑假开始,就非常积极的承担起暑假讨论文稿的整理工作,且高效完成。
多次沟通,让我误以为朵是极开朗的小姑娘。谁知,第一周的舞蹈课看到她一个人站在一旁,跟其他同学有些疏离。我便热情迎上去,跟她打招呼,她却如受惊的小兔子般, 红着脸,沉默着紧张的舞鞋怎么也穿不好。我们之间还没有建立足够的安全感。没关系,慢慢来。也许过多的关注会让她更聚焦与自己更大家不一样。后来,妈妈的话印证了我的猜测:孩子比较认生,一定要跟姐姐住,并没有跟同学住在一起。她想要跟大家交往,还没有足够的勇气迈出第一步。那么我来搭设一个小小的台阶吧:朵挑战单不仅完成的好,而且字很整齐、漂亮。那就全班夸一夸,把她介绍给全班。有思路不敢举手,那我来提问。周末作业完成的很用心......渐渐的我发现朵的笑容多了。妈妈在《小王子》童话剧时专门告诉我:她接纳我了。不再觉得数学是难的,反而觉得数学很有趣。我当时的嘴角一定是上扬的。后来,她代表小组在期末叙事上,为大家讲述小组调查报告;后来,她加入了数学寒假讲师小组,为大家讲解寒假作业;后来,她的成绩名列前茅,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后来,她成为数学组长,带领更多的同学一齐向前!“朵”已然卓然而立!
涵,特别想用一首诗来描述我们的感觉“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我到现在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收获了这样一位小粉丝:是她勇敢回答问题时,我肯定的眼神?是她犯错时,我的接纳包容?是她没自信时,我的鼓励安慰?我想都是,或都不是。是,只是她先选择了接纳我,信任我。不是,只是因为我做了一个老师应该做的。涵,单元检测完在我办公室泪流满面的你,其实救赎了我,让我知道坚守的值得坚守,我还是不知道哪一点打动你了,但我知道,这条路没错,能陪着你一起成长,我很感激。用你妈妈的话来总结:一年的老师,一辈子的恩师。我愿不断打磨自己,在你人生路上陪伴你走的更远,目送你超越我!你写的信我会好好保存。
瑜,不记得在哪里听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班里总有一两个像自己的学生。如果这句话暂且当作是已验证的真命题来看,那个学生一定是你。面对太像自己的学生,可能会比较苛责一些,也许是对自己的苛责吧。总希望把自己犯过的错,走过的弯路,历经的磨难,你统统都不要去体会。后来,及时觉察便开始放手。在你没注意的地方看着你跟小伙伴在郊游时嗨唱英文歌,看着你登高而立时的豪迈,看着你课堂上永远克制的举手,看着你的名字出现在童话剧的编舞一栏,看着你成绩忽高忽低,自我调整时的迷茫与痛苦,我多少次差点忍不住想要告诉你:“孩子,别怕,会过去”。但我不能。我现在大抵能体会,家长想要替孩子包办一切的想法,那是爱的表达,只是以剥夺孩子体验的方式进行,用错了方式。我现在大抵能体会,爱有时需要克制,需要放手......
飞,现在的你,真的完全不一样了。毕业彩排时,看着你动感十足的你,我简直没有办法和平日里的你联系起来。因为教材版本不同,当别的同学已经顺利进入新知识的学习时,开学的前几周,你不得不利用大课间来补课。以至于你对自己产生了错误的偏见:我是不是笨?我是不是班里的倒数呢?甚至在复习时因为没做完题目,呆在宿舍一天,自我逃避。第二天在课上看到你时,我心定了。再次面向全体,实则是告诉你,没有人会放弃你,除非你自己放弃自己!你似懂非懂。时间最是神奇,会慢慢吹散你的褴褛衣衫,露出你高贵的灵魂。放假后,我们约定了进行七年级有理数的前测,一个小时的头脑风暴,你完成的非常棒!妈妈在第二天转告我,说你回去后,感觉特别舒畅,斗志昂扬的说“我觉得初中数学一点也不难,小贝老师说我很棒,我现在也觉得我很棒!”哈哈哈哈,小贝老师觉得你特别棒!未来加油!
完结篇
相逢——相知——相守?不不不,我怎么会这么套路呢,此完结,非彼完结。
小学阶段已完结。就来回顾一下,我们都学过什么。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概率与统计?不不不,我怎么会这么套路呢。南明数学的小升初复习又怎会如何刻板单调呢!我们不一样!
我们没有一本本的复习题,没有做不完的模拟卷。我们是这样复习的。
随着数系的扩展,从自然数开始,我们学习了小数、分数,负数,不断遭遇这样三个问题:数是如何诞生的?能不能比大小?怎样参与运算?这正是研究数的一般思路。按照这样的思路,制作思维脑图,澄清数系发展的内在观念建构历程后,围绕核心概念,二级分支、三级分支,遵循“横向延伸,纵向丰富”的原则,引导学生自主编题。例如:一个多位数的百万位和百位上都是9,十万位和十位上都是5,其他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经过同学们的扩展延伸,它衍生出多种题型:1.精确到万位如何表达?2.有多少个950?3.这个数读作?4.能读几个0?有几个0不读?5.改变题目的条件:将9改写成最高位是集数中最小的合数。或者,将0改写为最小的自然数。将一道题正着说,倒着说,改变条件说。让孩子们的思维真真的在开放的情境中更加发散、成长。
图形与几何的复习设置与数与代数部分的设置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我们不再割裂的复习一个个知识点,我们将整个几何部分从几何变换的角度结合起来,制作整体的脑图。
针对每个二级分支再次进行思维脑图的制作。
我们的脚步并没有因为毕业而停留,在这个暑假里我们仍然在一起,共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