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爱的艺术》2
“爱是一门艺术吗?如果爱是一门艺术,那就要求想掌握这么艺术的人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或者爱仅仅是一种偶然产生的令人心荡神怡的感受,只有幸运儿才能‘坠入’爱的情网呢?”第一章开篇,作者就抛出了这样的问题促你思考。
爱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能力,需要习得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爱需要行动,在付出爱的过程中,才能获得爱,才能增进爱的能力。
我们本可以学会去爱。可现实很遗憾,这源于我们对爱的认识偏差,认为爱情一无可学:
1.大多数人认为爱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爱,而不是自己有没有能力爱的问题。P1
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人们思考的是:我会被人爱吗?我如何才能值得被人爱?于是,男人尽可能地获得名利和权力来来征服女子。而女子通过保持身段和服饰打扮来吸引男子。男女也都喜欢让自己尽可能地文雅、幽默、谦虚、热心等等,让自己看起来“值得被人爱”。
我们这个社会大多数人所理解的“值得被人爱”无非是赢得人心和对异性有吸引力这两种倾向的混合物而已。P2
故而,交往之初,无论男女都略带掩饰与伪装。于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别人眼里的丑八怪成了她眼中的美男子,别人眼中的陋习成了他眼中的个性与魅力……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最公道,在它面前,一切都会还原成最初的模样。唯有内外兼修,习得爱的能力,才能真正值得爱。否则,外在的吸引,暂时的改变,这是不靠谱的。
2.人们认为爱的问题是一个对象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P2
自由恋爱大大提高爱的对象的重要性,而不是爱情本身的作用意义。这是与当代文化特点紧密相关的。我们的全部文化是以购买欲以及互利互换的观念为基础。爱情也难逃厄运,讲求门当户对,强强联手。明星们则是拼尽全力也要嫁进豪门,最终也是梦碎豪门,不是始终被人看不起,就是最终难成正果,如王子公主般幸福生活地少之又少,哪怕她们很有魅力。
“有魅力”一般就是指这个人有许多令人喜爱,目前又是人口市场上被人问津的特点。什么东西能使一个人有魅力,则取决于一时的时髦,这不仅指一个人的生理条件,也包括他的精神气质。P3
殊不知,“有魅力”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是顺应时代的变化的,就如同美一样。像我妈妈那个年代,认为勤劳、能干最美。现在呢?首当其冲的是颜值,其次还得有个好性格。人啊,常常本末倒置还不自知。
3.人们不了解“坠入情网”同“持久的爱”这两者的区别。
坠入情网,可能被外在吸引,可能为战胜自我的孤独,可能为弥补情感的缺陷。曾经的着迷,在时间的拷打下,终会原形毕露,或控制有加,或无处遁形。持久的爱,一定不会来自于一见钟情,再见倾心。爱情,说是两个人的事情,最终还是两个家庭的事情。浪漫,终是敌不过现实。
如何克服爱情的挫折,找到原因并探究爱情的意义?
要认识爱情是一门艺术。人们要学会爱情就得像学习其它的艺术一样的行动。
如何学会一门艺术呢?一是要掌握理论;二是掌握实践,一直到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融汇贯通起来变成灵感;三是要把成为大师看得高于一切,这一目标必须占据他整个身心。P5
可是事实,人们一方面渴望爱情,另一方面却把其他的东西,如成就、地位、名利和权力看得重于爱情。我们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用于努力达到上述目的,却很少用来学会爱情怎么艺术。P5
且,随着作者一起去爱的丛林中探险吧!
(石梅,美得炫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