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们,利用周末有时间我们聊一聊,今天我们聊聊我的一些发现。
一般的情况下,课堂上讲题也好,做题也好,我都会先领读一遍,再全体读一遍,然后再讲或是做。但是总有一部分的学生,让他们做的时候还要再重新读题(做题速度慢不说,而且正确率也比较低)。对于这种情况(之前有好长一段时间)我以为就是他们没认真听或读,等到要做了才不得不重新读。我把他们的这种情况简单地归结为不认真。最近我有点新发现,改变了我以前的看法。
在对这部分学生深入观察之后,我发现他们并不是因为没认真听而重新再读题,而是他们通过读两遍三遍之后并不理解那些文字所表达的意思。这一发现让我吃惊不小,因为我以为读的非常到位,教得非常透彻的知识,在这些学生那里仍然是一团糨糊。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每个学生对文字的感知能力不一样,有的学生对文字有感知,在他眼里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代表固定的信息,固定的情感。而有的学生对文字的感知却十分贫乏,文字在他的头脑里只是一个符号,不代表任何一种意义,更不用说赋于其情感了。这让我想起了“赏识教育”的倡导者周弘曾说过一个例子:有一次他带女儿在北京治病(他的女儿是个聋哑儿),妻子到北京去看望他们,临走时女儿一直哭,舍不得妈妈走。这时周弘写了一个纸条给女儿,上面写了一个词语:依依不舍。女儿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个词,每次看到这个词时都会想到那个场景,而不仅仅只是一个符号。这就是我们孩子读题能力低的最主要的原因,他们不能把读到的文字画面化,也就是说不能把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在大脑里以画面的方式呈现出来。阻碍他们这种能力提高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对词语的不理解。他们只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容器,一个装死知识的容器。
举个例子哈:小明把自己的糖果分给弟弟16颗后,还剩14颗,小明原来有多少颗糖?对于题里的“原来”代表什么意思,一开始他们并不知晓,一看题里有还剩,想到以前的经验,就用减法做了。那么“原来”是什么意思呢?《新华词典》里的“原来”的词条解释2是:
起初的,没有经过改变的。
具体在这道题里,就是指小明最初的,没有给弟弟时的糖果的数量。从数量关系上来说,原来的数量包括剩的,也包括给弟弟的,所以原来=剩的+给弟弟的,也许你会说,现在好了,他们知道了总不会错了吧?其实不然,为什么呢?因为这种画面是别人给他描述的,而不是他自己想出来的,这种记忆在大脑里停留的时间非常短,很快就忘记了。现在你明白了吧,为什么有的题目明明昨天给他讲了,今天他又不会的原因了吧。
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想这是你现在最关心的问题。
有一个好办法,就是-------读书。
怎么读呢?朗读。
每天读多少时间呢?最好一小时,最少也要半小时。
读什么内容呢?什么内容都行,小故事,寓言,童话,课外读物都行,实在你找不到别的内容,我们的语文课本里的课文也行(那些文章都是大家的名篇)。
读的方式呢?先听录音,什么mp3,mp4的,电子有声书,磁带都行。听完录音,再试读。可以孩子一个人读,也可以和家人一起读。读完了还不行,还要让孩子说一说读的是什么内容,大体意思对就行,一开始三句五句,慢慢地十句八句。
读的要求是什么呢?按照苏霍姆林斯基在《给老师的100条建议》这本书里的要求那样,“迅速地、有理解地、有表情地、对阅读内容有感知地朗读”。为什么要达到这样的标准呢?因为苏老师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和在思考的同时进行阅读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学习的必备能力之一。
我知道,你现在一听心里就有点急。这都马上要考试了,还有两个周的时间,还来得及吗?我只能劝你,把眼光放长远一些,对于孩子来说成长才刚刚开始,哪有来不及一说呢。也许您心里会嘀咕,我家孩子需要吗?说句实在话,我对班上的孩子真的用心地观察过了,但是那只是我的观察,希望你也有你的观察,我不想把我的想法强加给你,我只想提一个让孩子受用一生的好建议。或许你还会问,老师有没有再简单的一点,这多麻烦呀。说句实在话,还真没有,麻烦这东西它遵循一条原则叫:麻烦守恒定律。现在不麻烦,将来的麻烦只怕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