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语言基础
一、变量
1、内存:
内存:存储数据,瞬时存储。程序执行的时候存储数据。
硬盘:存储数据,永久存储。
存储单位:***
计算机最小的存储单位:bit(位)。0,1,就是一个bit。
最基本的单位:byte(字节): 8个bit=1byte
1024个byte=1KB
1024个kb=1MB,
1GB
TB
PB,EB,ZB...
2.变量:
概念:内存中的一小块单元。用于存储数据。在整个程序的执行过程中,数值是可以改变的。叫变量。
变量的三要素(组成):
变量的数据类型
变量的名字
变量的值
A:定义变量的语法形式:
1.先声明,再赋值(常用)
数据类型 变量名;
变量名 = 数值;
2.声明和赋值写一起(常用)
数据类型 变量名 = 数值;
3.多个变量统一声明,就是写在一起声明:同种类型(了解)
数据类型 变量名1,变量名2,变量名3;
B:变量的注意点:
1、变量必须先定义,才能使用
2、同一个作用域内,变量名不能冲突。······················
3、目前所学的变量:先初始化,再使用。
二、数据类型***
Java中的数据类型:基本数据类型和引用数据类型。
Java语言是强类型语言:对数据类型的要求很严格。声明是什么类型的变量,就要存储什么类型的数值。
基本数据类型:4类8种
1、整数型:
byte, 字节, 1个字节,8bit,-128~127
short,短整形, 2个字节,16bit,-32768~32767
int, 默认类型,4个字节,32bit,-2147483648~2147483647
long, 长整形, 8个字节, 64bit,9223372036854775807L
在声明long类型的时候,数值后加L或l。建议L。
2、浮点型:就是生活中的小数
(1)float类型:4个字节,负数取值范围:-3.4E(+)38~ -1.4E(-)45
正数取值范围:1.4E(-)45~3.4E(+)38, 32bit, 定义变量的时候,数值后加f,或F
(2)double类型:8个字节,负数取值范围:-1.7E(+)308~ -4.9E(-)324
正数取值范围:4.9E(-)324~1.7E(+)308, 默认类型
1.4E(-)4 = 1.4*10^(-)4 = 0.000140
-4.9E(+)5 = -4.9*10^5 = -490000
3、布尔
boolean类型: 1个字节 true (真、对) / false (错、假) 仅可描述 “真” 或 “假”
可直接赋值 true / false
也可赋值一个结果为 true / false 的表达式
注意:Java中的boolean不能参与算数运算
4、字符
char类型:2个字节 取值范围:0~65535(无符号数) 字符编码:Unicode字符集(万国码)
Unicode中每个字符都对应一个十进制整数,从而可以使用多种方式赋值。
字符赋值:char c1 = 'A' ; (通过 ‘ ’ 描述为字符赋值)( ‘ ’ 单引号中只能有一个字符)
整数赋值:char c2 = 65; (通过十进制数字65在字符集中对应的字符赋值)
5、转义字符
\n 换行符
\t 缩进(制表位)
\\ \ 反斜线
\' ' 单引号
\" " 双引号
6、字符串
String类型 取值范围: 在 “ ” 之间的任何字面值 字符编码:Unicode字符序列
String类型的字面取值:
String str1 = "你好";
String str2 = "Hello";
String str3 = "分布式架构师";
String str4 = "Java Engine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