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生命》读书笔记(5)

2018 第1本

《唤醒生命》读书笔记(4)

101.好的电影,不仅具有娱乐放松的功能,其实也有深刻的生命意义。

102.好的电影,就是好的艺术,好的艺术展现给人的精彩与丰富、蕴含与启示,可能会彻底改变一个孩子生命的航线。

103.一个人只有在现实的考验中,不断积累经验,不畏惧苦难,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

104.一个人内在气度与胸怀的建立,对一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来日博大之事,皆从今日养成博大气质的孩子身上蓄积而来。

105.现在,家庭、学校、社会对孩子的安全都极其敏感,带有一点风险的事情都阻止孩子去做。这一代成长于“箱子”中的孩子,他们生命中的快乐就这样被我们毫不留情地剥掉了。他们长大以后,如何面对人生的艰险与困苦呢?

106.一个缺乏同情心、没有修养的孩子,是不可救药的。

107.真正领悟一个事物,靠的绝不仅是知识的储备,更需要的是生活的阅历与生命的体验。这才是把握发掘一个艺术作品真正的发酵剂。

108.必要的放手就是成就;总是不肯放手,培养出的很容易是阿斗。

109.出门旅行的目的不仅是放松,更可以开阔眼界,扩充知识,丰富内心,涵养精神。

110.读懂自然,就能读出自己。

111.旅行中不仅要用眼睛去看,用相机去拍,更要教会孩子用自己的心去感悟去贮存。

112.风景,其实就是一座书院。旅行,也可以是一种很好的教育。

113.现实中,我们不难看出这样一条重要的存留法则:家长在这一方面为孩子留下的、省下的、谋下的,孩子极可能在另一方面成倍地将其浪费掉。

114.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取决于他的阅读史。只有阅读能最有效地培养精神生活习惯,而好的习惯又培养性格,性格决定人生。

115.没有任何一个父母可以陪孩子走完一生,真正可以在父母走后,不断给孩子支持、慰藉、温暖的,在一定程度上,正是这些默默站着的书。

116.人的潜能是不可知的,是无限的,但是它必须在特定的条件下才可能迸发出来。书籍为我们提供了激发的条件,一句话,一个人物,一件小事就可以改变人的一生。

117.书籍记录了人类精神文明最优秀的成果,读书就是在享有这一成果。书籍的背后是一个精彩的世界。

118.留一墙书给孩子,放孩子到无限的光明与广阔的未来中去吧!这是我们作为父母的崇高使命与广阔心胸。

119.如果家长也参与阅读,那些书中存有父母写下的批语,记录着父母的阅读体验,哪怕仅仅在书中留下了一道折痕,这样的书传到了孩子的手中,就是把父母的亲情传递给了他,就是把父母生命的脉息传递给了他。

120.留一墙书给孩子吧,我们虽不能延长孩子的生命,但我们可以改变孩子生命的宽度与深度。

121.让阅读成为每一个家庭的信仰,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有真正的希望。

122.正因为在教育意识与教育行为上有了差别,父母的爱才有了级别,父母也就有了级别。

123.对孩子“养育”的职能渐渐变成了单纯的养,“育”的职能就在无尽的关爱中被弱化掉了。

124.当教育被照顾代替,孩子内部生命系统、思想系统、精神系统的开掘与发展就被轻易忽视掉。

125.不能建设与影响孩子精神世界的父母,算不上高级阶段的父母。

126.教育孩子,也是事业。不能规划孩子,做细致深入、系统执着教育工作的父母还不能达到高级阶段。

127.一味模仿别人的教育方式去塑造孩子的教育,不是好教育。模仿型的父母,还没有达到高级阶段。

128.高级别的父母应该是构建型的。他们从生活起居、行为习惯,到理想目标、思想意识用心去影响孩子。

129.这些父母知道自己就是孩子面对打开的一本教科书,于是他们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为孩子做行为的表率;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刻苦追求,为孩子做生活的引领;他们在平凡中坚持不懈,不屈不挠,为孩子展现追求的意义。在孩子身上处处可见他们的影子。

130.教育就是完善,通过完善我们自身,构建孩子。我们的生命将写在孩子的生命里。

131.“父母”是一本大书。

132.我们该帮助孩子做些什么呢?最大、最丰厚的帮助,莫过于我们这些为人父母的人,写好自身这本生命的大书。

133.生命理想不同于世俗理想,一般世俗理想大体有:名位、官职、薪金、知名度、职称、待遇、级别……而生命理想则包括:价值、尊严、灵魂、精神、丰富、诗意、宽广、美……

134.父母有无生命的理想对孩子影响至深,因为这将决定孩子什么时候能探触到人类精神的天空。而能否触探人类精神的天空,直接决定孩子的“将来”与“格局”。

135.父母深处酿出的力量,对孩子的影响至深至远。孩子不是靠简单的说教改变的,而是靠一天天的“所见所感”生成并转变的。

136.种子在土地里发芽,而不能在石块上发芽,在不同的土壤里,也不可能得到同样的收成。

137.家庭塑造人,学校提高人。

138.好家长,就是好教育。

139.有的家长有能力给孩子提供各种途径,但需引起家长注意的是:一方面的捷径,对另一方面而言,则完全可能是迂途。人常常会将在这一方面省下的,在另一方面加倍地浪费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