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磨豆腐”,小时候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到了腊月二十五的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买些豆腐,也就是要开始置办过年的吃食了。那时候,物质贫乏,交通不便,所以要在年前几天大量备货,一般来说准备的要够整个正月吃。今天才知道为什么过年一定要吃“豆腐”,原来是“腐”与“福”“富”有相似的发音,“豆腐”就是“都富”“多福”。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啊,总想在这新的一年里积聚一切美好祝愿! 豆腐,确实是过年的必备品。临近年关,每天早早地就能听到门外传来一声声“豆腐~豆腐嘞~谁要豆腐”的叫卖声,而母亲总是能通过吆喝声判断是哪一个卖者,最终确定她要买的。因为是老主顾了,母亲往往能够买到价钱合适质量上乘的豆腐,因为买的多,母亲会回头吆喝父亲拿个锅盖端回去。这时候豆腐摊前已经聚集了大人小孩儿,按一按感受一下软硬,扣一块儿咂摸咂摸粗细,你家要几斤他家来几块儿,一会儿工夫,案上的豆腐就一扫而光了! 豆腐买回家,要经过这几道工序:先冲洗一下,然后上锅馏馏去除多余的水分,凉凉,切片,上油锅开炸,炸好的豆腐片多用来熬大锅菜。小酥肉,油豆腐,海带,皮渣,大白菜,一锅大烩菜,配上小枣花,这就是年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