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思考了思维瓶颈,明白了自己的生存环境决定了自己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决定了思维遮蔽性。借着这个思考,今天思考下对于自己是如何有践行打破自己的思维瓶颈的。
回顾创业以来,自己已经在践行打破自己的思维瓶颈,如果说自己有什么变化就是:自己的生存环境重构,从而使得自己的认知在重构,这听起来可能有点虚,但其实不然。
原来工作的时候,基本属于两点一线的交际边界:产品所服务行业的客户,公司上下级的领导同事,这就造成了自己的认知非常局限,对于这之外的事情基本上都是皮毛,没有任何经历,犹如一所有围墙的大学,认识的人,会做的事情,基本都存在边界。
越奋斗,就越出现瓶颈,因为进退都是在这两点一线中挣扎,跳不出去,也不敢跳出去,感觉自己除了在这里产生价值,在其他地方很难获得更大价值。
业绩,客户需求,产品,kpi的收益考核,诱惑自己自己无法跳出当前的方法,尝试其他的生存方式。哪怕是业务的转型,推动都是极其困难,毕竟在漫长的生存环境中,周边的同事领导也都形成了擅长的决策模式,要改变业务模式及其困难。
因为不满足于现状,不甘心自己的世界就是这样的宽度,自己当时做过设想,如果在公司五年后是什么样子?除了收入增长,认知边界仍然是瓶颈。
所以毅然出来创业,现在还没有成功,但自己并没有后悔,创业如昨天讲到的,最大的收获是成长,打破原来两点一线的生存环境,在新的生存环境中重构自己的生存能力,并长成新的思维方式。
创业,要融资,所以要混投资圈,也因为认识了很多风投朋友,专家,也知道了从金融看项目,关注的重点是什么,行业趋势是什么,给自己打开了不一样的视角。
要做产品,自己首先要是个产品经理,开始了产品经理之路,混各种产品经理论坛,社群,学习专业课程,认识了很多各种厂的新朋友,小伙伴,一下子年轻了好多,这是最大的收获,原来形成的经验被打破,新的需求学会了分析真伪,学会跳出来去思考,连接获得更好的解决方式,而不是一下子掉入自己擅长的方法自嗨中。自己做客服,跟用户泡在一起,真正懂得了产品成长带来的愉悦。
为了产品的闭环,还需要自己连接上下游,认识了很多合作伙伴,供应链朋友,一起共赢,所以能够从更全的维度来认知一个产品,也了解到一个产品的竞争力并不等于自己可控的全部,还有合作伙伴的配合和模块共赢。
如果说打工给自己收获了执行深度的能力,而创业则给自己收获了认知宽度的能力。创业让自己的连接宽度更宽,思考更完整。
在生活中也是如此,主动连接不同领域的人,相互交换常识,形成见识。有幸认识金错刀老师和宁静美女,加入爆品会,微创新总裁营,连接认识了很多不同行业的创始人,彼此分享,让自己的认知边界更宽,看事情的维度更多。
如同吃一桌饭,之前桌子上摆的都是由肉做成的菜,大家在桌子上品尝到的都是不同的肉香。而创业后给自己的收获可能就是有素有荤的一桌美食,让自己有机会都品尝下不同营养带了的新口味,感受不一样的愉悦。
创业,我的理解并不是寻找更好赚钱的方式,而是重构自己新的生存环境,自己的生存环境更广阔,连接更全面,认知更完整,也让自己的生命价值有更多可能。
在新的生存环境中,让自己形成新的成长思维,打破原来的生存瓶颈。让自己对事物的认知,可以从更多角度去观察,不再是原来的一根筋,对需求的满足不再是自嗨的方法,而是学会了去连接寻找更佳合适的方式,这已经逐步形成习惯,并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了影响。
前一段时间,跟几个还在老公司的好朋友吃饭,发现谈话内容仍然围绕着这两点一线的边界展开,我知道,这是他们擅长的区域,而我则可以谈一下我看到的世界,我的认知,在为老朋友加油的同时,也让老朋友看到了不一样的认知。惊喜的发现自己的生存环境已经开始变化,思维模式也开始重构了。因为认知的变化,跟别人的连接可以更加容易,总是能够在同样的领域,用不同的视角切磋,多维的自己在长成。
每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养成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