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人词道:“咬不得食,夜难眠,虚岁催人颜渐凋。”
牙齿掉落大概生命过程里一个最常见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齿会逐渐脱落,尤其是中老年人更容易受到牙周炎的影响,导致牙齿疼痛范围广泛。牙齿脱落不仅影响咀嚼功能,还会对生活质量造成影响。
一直不知道,有一个属于全人类的节日叫国际爱牙日。
一颗牙齿折射人生岁月的光影流年。一直没问题?那是一直没有牙疼的困扰?哈,那祝福你,那是还没到那个节点呢。说不定骚扰明天就来。
许多名人与普通人一样常有牙病的困扰。唐代的韩愈讲自己“年未四十而发苍苍,而视茫茫,而齿牙动摇”,还做了首长诗《落齿》(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齿。俄然落六七,落势殊未已。馀存皆动摇,尽落应始止。忆初落一时,但念豁可耻。及至落二三,始忧衰即死。每一将落时,懔懔恒在已。叉牙妨食物,颠倒怯漱水。终焉舍我落,意与崩山比。今来落既熟,见落空相似。馀存二十馀,次第知落矣。倘常岁落一,自足支两纪。如其落并空,与渐亦同指。人言齿之落,寿命理难恃。我言生有涯,长短俱死尔。人言齿之豁,左右惊谛视。我言庄周云,水雁各有喜。语讹默固好,嚼废软还美。因歌遂成诗,持用诧妻子。)
字里行间叙述多次掉牙的沮丧情形和失望心情。而宋代的另一位大家辛弃疾填词《卜算子 齿落》,说的也是自己掉牙的事:“刚者不坚牢,柔底难摧挫。不信张开口了看,舌在牙先堕。 已阙两边厢,又豁6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以白话翻译出来就是:坚硬的东西并不牢靠,柔软的东西却难以摧折毁掉。不信张开口角往里瞧,滑舌灵活牙却先落了。 两旁的牙齿已离槽,中间的大牙又见少。说与孩儿莫笑我年老,牙齿的孔穴任凭你们来回跑。
词人以舌在齿落的现象中,寄寓了自己领略到的老子刚摧柔存的生活哲理。
萧伯纳说:世界上有一种最快乐的人,那就是牙齿不痛的人。有宣扬身残志坚,却从没有宣扬“牙残志坚”励志故事。毕竟牙疼也是病,疼起来要人命!
具有最基本的权威的《吠陀》中写道:“将山脉掘断吧,只要能够平息牙齿的怒火”。古印度人宁愿献祭家园也想治愈牙疼。可见牙疼的威力不可小觑。
莫高窟159窟揩齿图 是中国最早的刷牙图。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大唐第一美女”——杨贵妃,是个吃货达人,玄宗为能让心爱“女神”吃上新鲜荔枝,也是煞费苦心,不惜动用军队为她运送荔枝。诗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再好的东西,也要有度,过犹不及。荔枝吃多,牙hold不住。“一点春寒人瓠犀,海棠花下独颦眉。内厨几日无宣唤,不向君王索荔枝”。
贵妃牙痛,捂脸皱眉,眼泪哗哗,玄宗心疼地说:“朕恨不能为妃子分痛。”
古代很多顶流大V也曾饱受牙痛之苦。他们外表光鲜亮丽,风光无限,牙疼起来一样有失体统,哭爹叫娘,撒泼打滚。
涂鸦至此,心中也释然了一些。普天之下最优秀的人士尚且受到牙齿的折磨和磨难呢,咱小小一介小人物,又算得了个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