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北欧慢时光
欢迎关注我的《慢时光,慢生活日记系列——记录北欧生活日常》连载
愿用自己的微薄努力,把那些因没有中文版本,而被国内孩子错失的优秀海外儿童文学作品,翻译介绍给广大国内的小读者们。
我家老大Mike二三年级的时候,班主任老师每天会在他们午餐结束后的休息时间里,给他们读一本儿童文学作品里的一个章节。就这样,坚持了大半个学期,他听完了这本《Det blåser på månen》,英文名为《The Wind on the Moon》。
那些日子里,Mike一回到家,就会激动地告诉我,故事里的两个小姑娘今天又经历了什么好玩有趣的事情,跟我分享他最喜欢的情节片段。比如狄娜和多琳达在律师和动物好友的帮助下,非常聪明地让固执己见的大法官改变观点,Mike总赞叹:“这俩小姑娘怎么那么聪明。” 我笑说:“那是因为这位作家太懂你们孩子的心理,所以才能既合逻辑,又有童趣。” 于是,Mike突然很严肃认真地问我:“这么好看的故事,有中文版吗?如果有,我还想再读一遍!” 孩子的这句话倒是提醒了我,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发现这么一本优秀的海外儿童文学作品竟然没有中文版,心里满是遗憾。
确实,我能理解如今国内的图书市场关注的可能更多是快销书,即使关注儿童文学这一块,也会跟着学校的阅读书目走,带有更多的功利性;或是更多关注获得过儿童文学大奖的美国作家的作品。而这本二战期间出版的儿童文学作品,因为年代久远,早已被埋进了故纸堆,显得那么的不起眼。
可就是这本不起眼的儿童文学作品,在每年瑞典6-9岁的儿童畅销书榜单里,始终占有一席之地。看过这本书的小读者90%都给出了五星的高分评价。我的分析是,这本书里的故事既奇异又魔幻,既冒险又有趣,既危险又温情,完全可以忽略掉久远的战争背景。故事唯一和战争挂钩的就是,姑娘们的父亲因为参加战争,缺席了女儿们的日常生活,而最终,也是姑娘们和好友们的共同努力,救出了已是俘虏的父亲。
这本看似不起眼的小说,其实也是一部获奖作品。作者林克莱特(Linklater)曾凭借这本书,获得了英国图书馆协会颁发的年度卡内基奖章。这本书也被表彰为英国学科界当年最佳儿童读物之一。
那么好的作品,没有中文版,Mike很失落。我不忍心看着小小的人儿满心落寞,于是提议道:“没关系,我们可以自己把它翻译成中文啊!” 孩子听完,开心得手舞足蹈。
于是,去年的11月中旬,我综合比较了网上众多的写作平台,最终安家简书,只为让我跟孩子的小小约定能够成行,让我们准备翻译的这本小说有个像模像样的小家。
按部就班地慢慢翻译,遭遇疫情之后,翻译工作更是龟速进行。即便如此,一共39章的小说,我们已经完成了25章,发布更新的也到了20章。断断续续,五个月的时间,进度刚过半。不过,对于我和孩子而言,这已经是“坚持”给我们的最好回馈了。
翻译的过程,以我为主,我经常会一边翻译一边被有趣的故事情节逗得哈哈大笑,为书中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和巨大脑洞折服,被作者风趣幽默的文笔所吸引,为某个中文词语的选择或是某句翻译的句式而纠结推敲,甚至感叹于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可在某些俗语里语言的表达又是何其相似……
书中有一段描绘亚马逊热带雨林景色的段落,我边翻译甚至边心生担忧,怕自己的翻译亵渎了作者如此优美的文笔,如此惊心动魄的美丽。树枝在月光下变成渔网,星星变成了鱼群,多么让人心动的想象,孩子的视角绝对有我们成年人所没有的细腻和生动。
“我以前住在巴西的森林里,森林里到处都是新鲜事。每棵树都有它们不同的特殊形状。有些树的树皮像春天的树叶一样光滑,有些树皮又深又皱,粗糙不平。这些树的树枝如此美丽地伸向天空。到了晚上,树枝们在月光下变成了渔网,捕捉住了像小鱼群一样的星星。树上长着喇叭状的花朵,散发着可爱迷人的香气。在一个印第安小村庄里,农舍之间,有几个棕色的小孩子在阳光下嬉戏。”
——选自我的翻译作品《月亮上的风》第十章
Mike经常会在课后跟我一起探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小问题。比如文中歌词或者小诗的翻译是最困难的地方,翻译时既要内容吻合,最好还要押韵,有诗歌的味道。我俩经常会为了选哪个词,怎么押韵争得面红耳赤。他也从中学到了很多的中文知识。他也非常关注有多少人能够真正静下心来,好好地读一读这个充满友爱、勇气、正义感的故事。
如今,我慢慢发现,这本小说真正翻译完结后,到底有多少人在意关注,貌似已经不再是孩子纠结的主要问题。因为翻译本身已经让他,也让作为家长的我,学到了太多翻译以外的东西。比如辩论争鸣,比如自律坚持,比如学无止境。
足矣!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