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觉得什么是“自在”呢?自由自在?没有约束?想干嘛干嘛?
作家周国平说:“人生在世,何必成个什么器,做个什么家呢,只要活得悠闲自在,岂非胜似一切?”
我也查了一下词典,解释说“自在”是指身心舒畅,心中好不自在 ,生活无拘束;也指无所达致,自然而然的存在状态。
那本书的作者李筱懿老师是怎么认为的呢?她觉得 “自在”,是一种不经意间“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开朗与豁达。它不是不争不抢不在乎,那是放弃;也不是想怎样就怎样,不管不顾别人的感受,那是任性。我非常的认同!
“自在”是掌握了基本方法之后,变得通情达理,还能把想做的事情办成了,张弛有度,不紧不慢。
而这本《自在》呢,也是是李筱懿把自己从20岁到44岁的思考和转变,整理为100条“基本原则”,给读者的生活建议。
全书分为:自主、自省、自律、自修、自洽、自如、自然、自愈、自信和自在十个章节。每个章节有10个相关的故事,从100个故事里,能够学习到很多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可以用来解决职业、社交、沟通、成长和亲密关系等领域的具体问题,都是李筱懿亲身实践过的,让自己更加的自在。所以,这本书真的很实用。
其中有一个小故事叫,
(一)不给自己贴标签,尝试各种可能性
林青霞67岁时,被香港大学授予名誉博士,一同获此殊荣的还有杨振宁院士。她息影后,用18年磨出三本文集:《窗里窗外》《云去云来》《镜前镜后》,文章还被收录进《大学语文》教材。
我们很难想象林青霞高中毕业都没考上大学,甚至年轻时忙着拍戏也很少看书。当她找到自己的热爱后,她在写作过程中投入巨大的热情,写得很忘我,每篇稿子改到四五遍,常常为了一个词语、一个标点,不厌其烦地改十次八次,从演戏到写作,她都做到了让我们惊艳。
不给自己设限,永远保持一颗探索之心,不去在意年龄和外界的评判,只要自己热爱,愿意去尝试,体验从前未体验的,让生命多一些可能性,心才会持续地鲜活。
一个鲜活的生命,充满阳光,生活中才会处处播撒爱意。
(二)主动表达善意,帮助别人温暖自己
李筱懿有次出差,在杭州东站看到一个女孩儿,坐在地上,放声大哭,完全不顾面子。
等女孩情绪稍微好一些后,李筱懿心怀忐忑地走过去说,她就在隔壁进站口,四点半的车,如果需要帮助,就来找她。
大约过了20分钟,当她快上车时,女孩走过来,她说:“谢谢你问了我那句话,让我好受很多,祝你一路顺利。”
简单的几句话,让人内心舒服,透进了阳光。虽然彼此不认识,李筱懿主动表达善意,扩容内心的无私,所以女孩感受到了“被关心”和“被在意”,两颗心都温暖。
有首歌词特别美: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所以,看吧,简简单单的小事,却得到了大大的智慧!好好的去看,去思考,去实践,就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在尽量短的时间优化思考问题的方式,Get到解决问题的角度。
像我现在感觉自己遇到了难题,翻一翻这本书就可以找到打破玻璃天花板的方法,感觉真的很棒!!
允许自己偶尔不得体,不再总想证明自己,谁喜欢你,都不如你自己喜欢自己更重要。想要活的自在通透,不妨都来读读李筱懿老师的这本《自在》吧~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