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人们上的文章《我不想十年后,只有穿不完的地摊货和逛不完的菜市场》,作者提到了为自己英语老师梦想而6点起床苦学英语的姑娘,提到了那些在课堂上偷偷带着耳机看《欢乐颂2》的女生以及打王者荣耀的男生,也引发了我这个毕业7年的人的回忆。
不可否认,努力奔向自己目标的人让钦佩,但是无忧的享受这段时光不见得就是坏事。
绝大多数新进大学生都是刚从”只看分数、只为大学的十几年苦学生涯“中解放出来,在进入更复杂的现实社会前,大学是我们唯一的一段”真空”:
这段“真空”里,你为了进入社会直接可以飞奔,苦练十八般武艺,你的努力终会在以后的岁月里凸显。
这段“真空”里,你不再狂奔,慢下来发呆,和朋友聊天,浏览各种杂书,看美剧、电影,也不见得就要焦躁10年后自己将怎么样。
大学不在于学了什么具体专业、做了什么社团活动,而是体验,体验与过去18年不一样的经历,体验各类可能的生活方式,找到自己的兴趣,形成自己未来的价值观。
——四年内各式各样的体验,并不比奋力达成一个具体目标来的差。
对楼主来说,回忆大学,一定会想起的是考注会的日子。大三暑假,注会改革前一年,想要避免新阶段考综合,拼了一把,每天8:00到自习室,晚上11:00回宿舍,这是我记忆中高考之外第二段目标明确、心无旁骛的时光。
虽然最终未能一次性解脱,但现在回忆起来并不是审计失败的懊恼,而是怀念。甚至炎热的济南,空旷的宿舍,只开放一个楼层的餐厅,现在回想起来,都变成了美好,更别说喵喵抚慰我去打的牙祭。
另外一定会想起的抱着那个小小的2.1寸mp4不分昼夜看小说,对着电脑一部接一部看电影、美剧的日子。当时被虐的死去活来,让我哈哈大笑的书现在也记不得多少了,电影和美剧对我的英语有多少帮助也不知道了,但是想起那段无忧的时光,还忍不住会心一笑。
您呢?回想N年前的大学生活,最先进入您脑海的是什么美好记忆?我相信不管是什么,都是感谢曾经的经历,而不是“如果我当时怎样,我的人生会怎样”的懊恼。
如蔡澜所说“把生活的素质提高,今天活得比昨天高兴、快乐,明天又要比今天高兴、快乐,就此而已,这就是人生的意义,活下去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