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偷光的故事讲述的是,西汉时期有个穷孩子叫匡衡,想要读书却买不起书和灯油,晚上发现自己可以借助邻居家的灯光来看书。今天我想跟大家说说我家的读书故事。
我的父亲生在50年代,当时上大学是他唯一的梦,由于奶奶早逝,父亲得照顾生病的爷爷,他上完高中就没能坚持自己的梦。但他从小酷爱读书,上学时没钱买书就借着读,后来自己能挣钱了,衣服舍不得买一件,却愿意买书。我记得小时候家里最多的就是书了,上初中时我们搬了一次家,父亲的书整整摞了一屋子,就是从那时候起,我常常偷偷光顾他的书屋,从那时候起我看了巴金的《家》《春》《秋》,看了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看了鲁迅的《呐喊》……从那时候起我迷上了梁羽生、古龙、金庸。凡是父亲看过的书我都偷偷看了。所以文梓默从小也是书堆里长大的,他一岁起就能拿着幼儿书从头“读”到尾,四句儿歌我读三遍他就能自己诵读。后来随着文梓默的长大,我家的童书越来越多,我专门为文梓默开了书店以方便买书,读书,每回新书买回,文梓默都能废寝忘食的读,一套书最多不超过三天就读完了。《三字经》,《一年级的小豆豆》《小屁孩日记》《庄子》……曹文轩的书,沈石溪的书, 杨红樱的书,丰子恺的书等等。从朗朗上口的,到艰涩难读的,他都能接受。年初又买了《青少年读史记》《明朝那些事》。我和文梓默共读最多的是曹文轩的书,曹文轩以诗意的笔触描绘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我们为小主人公的难过而难过,高兴而高兴,为小主人公的坚强而坚强,乐观而乐观。
有人说:“你读过的书其实早已融进你的骨血,不知不觉在体内升华,就像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的骨头和肉。”我相信我家的读书活动将会代代相传,越来越好,真真正正让书融入我家人的骨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