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在群里谈问题,不少人们会对于表达存有一种误会甚至是反感.认为好好的一句话,为什么说的那么拗口和晦涩?为什么不能很浅显的对经典进行很浅显的表达?遂提出要求说务必要把表达从所谓的书本的抽象的转化为通俗的具体的..
要明白一点的是:这世上并不真的存在什么可以转化成"通俗的具体"的来自书本上的抽象描述.任何所谓普及化的浅显的降维式的描述一定会在某种程度上损失原先表达的内涵..而这种毫无必要的试图以对立起来看待把握知识的看法听上去就像是在说人们为了刻意要营造某种不愿让人轻松理解而故作高深的表达...这样的看法,在很多人那里有市场...而原本启蒙和深入并不是同一个层级的要求.也就更谈不上一个对另外一个的贬低和试图"纠偏"...
但问题的关键则很可能在于,阅读的本身需要培养一种学科精神,也就是所谓的必要的专业方法的训练....这并不是说,哲学的追求是远离普罗大众的一种在无比逼仄的象牙塔里自得其乐的趣味.它应该属于每一个对之有认识到某种必要的人们..只是我们需要多加学习和思考,而不是简单的从别人那里"看"来,或者"听"到...哲学更关乎你自己的思维运动和快乐..而这思维,必然要从具体的形象思维走向抽象.换句话说,如果我们从来都不希望以某种抽象的方式去进一步更多的把握世界,那么我们恐怕也只能谈及吃喝玩乐等非常具体的内容了.而这些内容显然是满足不了任何一个有觉察到精神滋养需要的人的追求的..而更糟糕的是,哪怕我们只是谈及的是一个苹果,事实上这也是一个抽象概念...抽象在人的认识世界的大厦里扮演着最为要紧的能力..没有抽象,人们的智性只能退回到原始人的层次和境地..
即便如此,从平等的角度看,我作为爱好者,也并不有这样的必要性义务做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如果不能在和众人交流分享中获得某种回馈---思想的回馈,那么能够指望从我这里得到的东西,恐怕不见得比书本给予人们的更多了...
日常生活里,心灵鸡汤很浅显,可以满足不同的层次的人们的要求,但这可能跟真正的哲学思考有些距离..假如我们不是对那些显而易见的,一看就懂的东西,不断重复的咀嚼抱有一种怀疑,内省和反思的需要,我实在看不出这种对于缺乏好奇,探究的惰性到底能够起到多少让人坚持在人生的道路上走的更远的作用了...当然,人在悲观失意的时候,听些好听的话,不是一件坏事,只是听多了,会耽误自己看待真相的勇气的涌现...回到前面,是不是应该尝试着走向真正的抽象的乐趣呢?以我目前的看法,我想应该吧...
古人不是不能逻辑的思考,一来先秦时代的名墨两家过早的湮灭在了历史长河里,使得中国人的逻辑学并没有像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那样经由两千年的发展来推动社会,思想,科学的进步..另外,文字载体的简陋和制造不易,也使得古人表达趋向于精炼,这并不是说精炼就一定好,而是不得已的适应性...过去是不得已,现在已经不存在这样的理由了..该精确的还是要尽量说清楚为好...
有人提到论语的一句话---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简练的表达具有某种口号式的魔力.易记,有音律美感,外延宽广,这些都是优势.但是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好比说这句话,意思是多问而思考眼前的事, 这种行为就意味着仁德的具备...古人可以把一些思考看作为道德的必然,现在还能这样看吗?我就只是读了书,有了一些疑惑张口问问就算是有德行了?两千年过去了,不再是过去那么单纯的生活了.人们思想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制造了更多的东西,诞生了更多的想法,拥有更多的现实问题,只是问一些问题,就能说自己是有仁德了吗?不可能嘛..但是在过去,有这样的思考能力的人,显然就是士人,就是知识分子了,就可能被统治阶级看重,发挥某种功用了..他们的言行会影响当时的社会.所以很难不把这样的人看作为某种道德的典范和标杆.说他们是就此具备有了德行,当然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现在不可能了.是不是?但是拿古人的这个表达,我们实在看不清弄不明他到底在指什么是仁..但我们就只能从他的有限的表述当中去理解.而这显然在现代人的视角看来,太过含糊和粗糙了...
所以,读哲学书,要反思,而不是抱着本子发思古幽情.更不要为那种"大道至简"式的流连于通俗化的,浅显化的心灵鸡汤口味的表达而热衷不已...很多时候,这更像是缺乏逻辑理性,是思维孱弱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