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期间我有一个在读博士的朋友(或许现在已不是)。我们两个越来越知无不言是因为我们身处在一个实验室,面对的同一“老板”和同样的“同事”。
随着关系越来越深入,我了解到读博期间她遭受了许多不公平的待遇。从起初的震惊到难过到为她出谋划策......关系步步深入,我们对彼此的了解也越来越多。这期间我发现了她许多的特质,有好的部分、有不好的部分。可能最大的一个特点是极度自恋加偏执,导致很多时候她根本无法听进我的话,还会坚信的认为都是别人的错,都是别人在阴阳她,给她穿小鞋......我终于理解了为什么老板常常对她说听她讲完、思考一下、再回答......
就在前几天,她又给我长篇大论发微信,大致意思就是别人总背后说她坏话,抢走了她的项目和顶刊,她该怎么办?当时我斩钉截铁回复,不要再说这个了,我不想再说了。我深谙自己这么说的原因,是因为讨论过很多次了,而且我很不喜欢在背后说三道四而不是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心理学有个概念是“投射”,总觉得别人做了伤害自己的事儿,那殊不知自己也隐藏着许多的攻击性和敌意呢。信息一发出,她便开始“攻击”我和我们的关系,说各种不想让我为难,亦或是知道我也没办法,这原本就是她的事之类的。看到这样的信息我很难过和生气。因为我顿时有种错付了的感受。
直到今天我们都没有再联系,尽管我还是会在不经意间想到她。我知道雪山崩塌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所以我知道我们的关系走到今天,我也并不是袖手旁观什么都没做的。在关系里我时常很友好,这也就会吸引许多自恋、偏执、攻击性强的人,这就像电池的两极。
学习心理学对我来说的好处之一就是,对人和对己都有更加真实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