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学习,很多同学可能马上想到培训班,但是,培训班真的好吗?有多少培训班对孩子真正有用呢?
听长辈们说,他们小时候学习都是很快乐的,每次一放学就成群结队得去玩。但现如今的人们争相去上培训班,不仅失去了自由安排的时间,而且投入了大量的金钱。长辈们对此也是有些不解。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给孩子报越来越多的培训班,辛苦工作得来钱几乎全部地投入了培训班中。也许正如郑校说的那样,现在的大多数家长都疯了。
但是,培训班的效果又如何?平时学校里上课5天的内容如果不听,在培训班补习2天怎可能补回来?不管是超前还是补课,内容老师都会讲,去了又有何用处呢?
有些培训班若是讲一些老师不会讲的较难的东西倒是可取,但也应是学有余力的同学才该考虑。毕竟难的东西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之上的。
我们家从来反对上培训班,提倡自主学习。现在互联网非常方便,自己在网上可以找一些资料进行复习、预习,也可以自己编撰一些复习资料,利人利己。
有些同学是被家长逼着学习,或是家长给予其过大的希望导致压力山大。这种做法也是不可取。
话说回来,在我眼中最好的学习状态是怎么样的呢?
(一)要有竞争对手(或是说目标),并要不断强化(emm...)
(二)考试时心态最重要,不论考好与否都是自己努力了的结果(其实同家里人的心态关系非常大,各位如果家长给的压力太大的话尽量与家长谈一谈)。
一个好的心态能够对成绩产生巨大的影响。
(三)平时要有危机意识。这一点非常重要。罗振宇(罗胖)曾经至少3次提及:罗辑思维第一期节目便是“向死而生”,在2017跨年演讲中提到了,2018年也提到了。
马云现在在我们看了是多么成功,但他说他现在经常睡不着觉,因为他担心有一天阿里巴巴会被时代淘汰。正是他的危机意识,促使他不断创新,谋求生存。而我老家嵊州的天乐集团却因为只顾发展最初的产业未考虑时代的发展(电视机)而面临危机、失去了当年的辉煌。
现在正如《爱丽丝梦游仙境》里的一句话一样“你必须不停地奔跑,才能留在原地”。
(四)不能对失败过分失望,也不能对成功过分骄傲。
去年的现在,我从第一名一直跌到了第七名。那时我也没有放弃啊。一整个寒假都在思考自己的学习方法究竟出了哪方面的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答案。开学后,3月份知道了“王宇嘉”这三个字后才渐渐发现,原来只是缺少一个较为靠近的目标。
今年的现在,我从第七名一直爬到了第一名。一开始的确有些高兴,但不一会便感受到了一种被超越的恐惧。有人说既然超过了,超嘉计划该结束了吧。但我心里明白,王宇嘉的实力是很强的,毕竟在11次较大考试中考了7次年级第一呢。下次考试也许我就被超过了呢?
失败是常有的。如果没有的话反倒应该担忧。王宇嘉七下一个学期每次考试全是第一,与第二名的差距也始终不会低于20分。虽然同是第一,却由第一学期的西湖区前100掉到了前200.不管是谁,如果面临如此长时间的一直成功,很难继续进步。
不管在什么时候,我们应当感谢那个与自己竞争的人。
(五)每天或是每周制定一个计划表,合理安排好每一天。不仅要学习,也要走出门好好放松一下。
(六)一个好的中考目标也是必要的。
曾经在嵊州时,能读嵊州一中已经是最好的了。后来到了萧山,最好也只有萧中。现在到了西湖区,便有了考主城区前八的机会。
我想考杭二中,这是当初妈妈的同事的儿子进入杭二后立下的目标。曾经只是一个幻想,现在似乎也遥不可及。每当提起杭二中,爸爸总是说,“不要想了,考不上的。长河高级中学(前八的最后几所)就够好了。”但我从未放弃。
用二伯伯的话来比喻也是很恰当的:“假如说清华、北大在天上,而浙大是天花板。也许你现在够不着,但努力跳一跳也许就能够着。即使够不着,也比原来的高度要更高。”
只有付出了努力,倾尽自己的实力去做,即使没实现,也不会留下遗憾。
(七)要记录下自己所犯过的错误。我们身为普通人,平时难免会犯下一下错误,不论是生活中的还是学习上的。虽然错误常犯,但归根结底也不会有太多种。把每一个错误记录下来,并争取下次不再犯,那么久而久之便能使你得到很大的改变。
(八)要在考试后进行回顾和总结,分析自己在考试中出现的问题,总结之前学习中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改变方法。
以上只是我的一己之见,难免有错误和疏漏之处。
希望大家学业有成。
童博扬
2018.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