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晋城樊登读书会赵永军,这是我的“每天写一篇”原创文章的第37篇。
应书友要求,摘出原在微信里讲过的《悦读论语》,特别是易被误读的,加以修改,以飨读者。
《论语公冶长篇五》第10章: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这则论语很有名,争议也多,名家各有不同解释,也是最难讲的。
经常被引用的名言有两句:朽木不可雕也,听其言观其行。
大致的意思大家都知道,但深入理解就很难,有的甚至难以自圆其说。
我们先看杨伯峻老师的【译文】宰予在白天睡觉。孔子说:“腐烂了的木头雕刻不得,粪土似的墙壁粉刷不得;对于宰予么,不值得责备呀。”又说:“最初,我对人家,听到他的话,便相信他的行为;今天,我对人家,听到他的话,却要考察他的行为。从宰予的事件以后,我改变了态度。”
主要疑点有:1、宰予白天睡觉怎么就会被骂的这么惨?2、这么被孔子否定的人竟然也位列孔门十哲,而且还在子贡前面。
要深入理解这句话,可能关键有两处:1、宰予这个人,2、昼寝是怎么回事。
先看“昼寝”
昼,甲骨文(聿,手执毛笔,表示记录)(太阳,代表日起日落的一天),表示记录天数。历学发明之前,古人在每天天亮时作记录,以计算度过的时日。造字本义:日出时提笔记下新的一天。
太阳运行期间为“昼”;月亮运行期间为“夜”
昼,明也。日之出入,与夜为介。——《说文》
昼者,阳。——《周髀算经》
寢,卧也。——《说文》
昼寝,一般解释为白天睡觉,因为论语这句话,所以后代自称是孔子弟子的人都不敢睡午觉,比如历史上清朝中兴名臣曾国藩,也是有名的理学家,他就不敢睡午觉。
但我们知道中医古籍《黄帝内经》中曰:"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就是要睡好子午觉,就是每天子时和午时按时入睡,其主要原则是“子时大睡,午时小憩”。
其一、非常注重养生的孔子不可能不知道这个道理,所以这个昼寝并不包括午睡,其二,一天之计在晨,早晨睡懒觉了,人一天也没有精神。
如果再结合人生经历来说,有句话叫“前三十年睡不醒”,所以我的理解是这个“昼寝”应该是睡懒觉。
我们再了解一个宰予这个人,宰予(前522~前458),字子我,又称宰我,鲁国人,小孔子二十九岁。长于辞令,以言语著名,乃孔门十哲之一。
我们前几章讲过,子贡能言善辫,外交才能了得,但我们看《论语.先进》载,言语:宰我、子贡。就是说在言语科,子贡还列在宰我之后。
由此可见,宰我能位列孔门十哲中言语第一,自然有其不凡之处。
所以这句话我总的来理解,大概情形可能是这样的,就是宰予拜孔子为师,因能言善辫,孔子对他期望很高,不料他却不求上进,天天睡懒觉,所以才有“以言取人,失之宰予”(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闻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因经常被孔子训,但每次宰予都答应马上改,却是屡教不改,大概这样过了很长时间,孔子实在是看不过去了,所以才说出以上的话。
因为这段话份量非常重,甚至有可能是孔子当着全体弟子说的,结果宰予受到强烈震憾,终于痛下决心,痛改前非,所以才有后来的成就。
好象只有在这样的背景下,这句话才解释的通,孔子作为大教育家绝不是浪得虚名,包括子路跟孔子学习后本事很大,但原来只是一个街头混混。
以上理解仅是一孔之见,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