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尽的于连---2025-05-17

说不尽的于连

作者:寒蕻

巴尔扎克曾经说过,艺术是面积最小的艺术单位,我看过这句话的时候刚刚看完司汤达名著《红与黑》,对于连这个人物就是如此的感受。

前几年,随着反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大火,剧中胜天半子“祁同伟”大火,荧幕内外,许多人都说“祁同伟”就是一个“于连”式的人物,那什么是于连式的人物?

《红与黑》的作者司汤达,曾经的中文译名叫做斯丹达尔。司汤达是他在出版《罗马、那不勒斯佛罗伦萨》时使用的笔名,原名码力亨利贝尔,1783年生人,出生在法国东南部格勒诺布市一个富有的律师家庭,早年加入拿破仑大军南征北战,司汤达去世的时候是五十九岁。在文学上起步较晚,三十几岁的时候才开始发表作品,然而,他给后世带来了许多著名的文学作品。司汤达擅心理分析,笔法凝练是他的标志。司汤达的小说善于从政治角度反映当代的社会生活,表现了鲜明的民主主义和英雄主义思想,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思想。他笔下的主人公都是强者,他们认为追求幸福是人的自然本能,他们个性坚强,激情满怀,意志强烈,企图使世界屈服于自己的准则,再加上富有毅力,使他们和凡夫俗子区别开来,注重从内心世界入手表现时代精神,也表现出心理分析的高超技艺,叙事简洁明快,切入角度新颖,语言清丽流畅,司汤达在推动心理分析小说和现代小说的发展有重大贡献。

《红与黑》小说讲述于连是一个木匠的儿子,长着少女似的清秀面孔,天资聪颖,记忆超群,有着非凡的意志力。他受父兄虐待,也深以微贱的出身为耻。凭借熟记拉丁文圣经的资本在维立叶尔市长德·瑞那尔夫人家里当上了家庭教师,并悄悄和德·瑞那尔夫人恋爱。他们的秘密恋情被市长知道后,于连不得不远走贝尚松神学院,一心希望能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此出人头地。因为院长与主教之间的勾心斗角,于连离开神学院去了巴黎的木尔侯爵府,他非同寻常的才能与骄傲征服了侯爵家的小姐玛特尔,于是与玛特尔小姐恋爱。于连跻身上流社会的梦想似乎就要实现了。此时侯爵收到德·瑞那尔夫人被迫誊写的一封揭发信,于连的梦想破灭。他到了维立叶尔的教堂向德·瑞那尔夫人开了两枪。于连被捕入狱。德·瑞那尔夫人买通狱吏,使于连免受虐待。得知原委,于连疯狂地爱上了德·瑞那尔夫人。于连被判死刑,他拒绝玛特尔和德·瑞那尔夫人为他上诉。于连受刑后,玛特尔亲手埋葬了他的头颅。德·瑞那尔夫人三天后也离开了人世。

传统意义上的“红与黑”有两种主流解释,第一种解释是红代表着拿破仑与资产阶级革命,黑代表着波旁王朝和封建黑暗。还有一种说法,红代表着红色军服,黑代表着教士的黑色长袍,第一种解释历史存在的方式,把红与黑看成是两种历史的冲突,后一种是个人存在的方式,描述了个人奋斗的历程。于连的矛盾之处就在其中。于连从小就是拿破仑的铁杆粉丝,他经常听老军医讲拿破仑的故事,于连向往拿破仑时代建功就可以有所成就的社会规则,但同时于连很向往神父的高工资。在于连不受宠的青年时代,西朗神父成为了他精神上的父亲,此后很多年里,只有西朗神父关心于连,在于连被市长家辞退的时候,西朗神父又让他去神学院,在于连枪击市长夫人之后,于连在监狱里基本上就是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只有见到西朗神父的时候,他才觉得难受,在监狱里就像是一个做了坏事的孩子。西朗神父见到于连的时候,就说了一句话,孩子你怎么办。与之相对应的是于连的父亲来到监狱之后,先流了几滴鳄鱼的眼泪,于连一看见他就说:我知道你来干什么,我的积蓄有多少,都在哪里,然后他父亲就走了。于连虽然向往资产阶级革命,但是他的发迹史基本上全依靠保皇派。于连第一次出风头,就是国王来维拉尔小城,市长夫人帮他找了一个国王仪仗队的位置,小城所有妇女都沉迷在他的颜值中,于连离成功最近的一次就是德拉木尔伯爵为了让女儿嫁给他,承诺他的骑士封号。但是德拉木尔伯爵是保皇派。

现在对于红与黑的解释是明亮的红色包含着黑色的暴力,黑色的奋斗又蕴含着红色的理想,体现出欲望与人性的冲突,这也是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感觉,我觉得于连身上有种和环境的差异感。于连出生在一个资产阶级商业家庭,他们家是类似于简易的木材加工厂,谁干的多能给这个家里带来利润谁就受欢迎,但是于连天生是瘦弱的,所以他的父亲天生就不喜欢他。于连喜欢给各种各样的人展示自己的好记性,他去市长家为了让市长的两个孩子佩服他,他让两个孩子翻圣经考他,两个孩子被他的记忆折服,非常喜欢他,后来伯爵重用他也是因为他的记性好,可以记住所有密谈的内容。于连是聪明的,在书中经常描写他为了一句话要想半天,而且每句话说出去也基本达到了他想要的效果,但是他的聪明又是被人一眼看穿的,他父亲不喜欢的一点就是觉得这个孩子太阴沉,市长夫人有一个好朋友也不喜欢他,觉得他太虚伪。作为一个瘦弱的读书人,他还特别喜欢跟别人决斗,别人说了一句话惹他不高兴了,他要跟人决斗,伯爵小姐喜欢他,想让他晚上到闺房中来,他怕伯爵小姐是要陷害他,于是拿着刀和枪就过去了,你别说,他这个武器准备还挺齐全。市长夫人写信告发他,他也是要杀人解决问题,所以我认为当他用枪打市长夫人的那一刻,他打死了那个虚伪的自己,他意识到自己无论如何伪装自己,他的思维和意识都是那个乡间的野孩子,靠拳头解决问题。所以那一刻,于连醒了。他意识到自己命运无法逃避,他选择死亡。而且于连有一点很矛盾的地方在于他和那些贵族开会的时候经常想原来普罗大众的性命就是这样被决定了,不心狠手辣不虚伪就没有办法成功,但于连没有办法割舍良心,死亡之前的于连恰恰看清楚了这一点。于连一直渴望建功立业,但是和女性交谈的时候他感觉到紧张,一讲到自己的专业,于连立马不紧张了,所以于连真的适合干神父,但是他不甘寂寞啊。

在中国研究红楼梦的是“红学”,但是在西方研究红与黑的著作不亚于在中国研究红楼梦,其中最津津乐道的就是于连的感情,于连的第一段感情就是和市长夫人,于连第一次见市长夫人的时候,市长夫人就问他请你不千万打骂我的孩子,于连就觉得世界真不公平,我爸爸昨天差点被我打死,有钱人家真不一样,市长夫人第一眼看见于连都惊呆了,没想到这个家庭教师很漂亮还很年轻,比自己的孩子大不了几岁,顿时生出了怜惜之心,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先开始的时候,市长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粗俗的乡下人,市长夫人和伯爵小姐在一些方面是一样,他们追寻有的时候不单单是爱情,是通过爱情来追寻自我。市长夫人在人前时时刻刻保持着端庄的样子,但其实她是一个比市长聪明百倍的女人,在告密信事件发生的时候,市长夫人一下就控制住了局面,市长夫人可以在于连面前放松自己,在于连面前,市长夫人所有的爱与恨都是真实的,先开始,两个人还喜欢彼此试探,因为害怕被人发现两个人还小心翼翼的,但是当秘密曝光的时候两个人就无所畏惧了,伯爵小姐对于连的爱情在我看来更像是一场舞台剧表演,伯爵小姐的先祖曾经是一位法国王后,王后曾经怀抱着自己爱人的头颅,这一幕一直让伯爵小姐心向往之,所以当于连枪击市长夫人的事情之后,对于伯爵小姐那无疑是好戏开场了,所以她为于连奔波,一方面是爱于连,另一方面是演自己的戏,伯爵小姐一直厌恶贵族,真有问题的时候,她只能依靠自己的贵族身份去解决问题。于连的爱情也是层层推进的,爱上伯爵夫人,他征服小城,伯爵小姐和他订婚,他征服了贵族阶层,当他在法庭上受审的时候,那些女性为他掉眼泪的时候,他是整个法国的偶像,所以在他死前,他完成了自己的愿望。

祁同伟在某些方面和于连有相似的地方,他们都很有才华,但是上升通道比较拥堵,祁同伟在生命的后期已经彻底放弃挣扎,其实按照祁同伟的资质,离开汉东随便找个地方当律师,他也能成功,但是祁同伟能成功源于他的执拗,他的失败源于他的偏执,这是一体两面,祁同伟的死亡是一种逃避,他想逃避自己的坏事,于连的死亡是一种承认,他承认了自己想要逃避的一切,从这个层面来说,祁同伟不如于连,但是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当权者应该避免于连式的悲剧,电视剧里乾隆皇帝说过读书人有的时候破坏还是很大的,让他们皓首穷经,就可以避免搞破坏了。这两天我重新读了《明朝那些事》,朱迪身边的姚广孝、刘谨身边的张彩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还是希望以后避免于连的悲剧吧

2025年5月1日晚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