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从2018年8月9日开始,每日6点起床,看书写字一个半小时左右,日日不断。立此言,不断提醒自己。今日2018年9月13日。
8月24日开始,在华杉详解下再增一篇译文。参考书籍:郭化若《孙子兵法译注》 。
原文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
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
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华杉详解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
人人都看得出来的胜,你也看出来,那不算本事。
曹操注了四个字:“当见未萌。”没发生的,没显现出来的,你能洞察到那才是本事。
“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
你打赢了,全天下说精彩,那不算“善之善者也”。
我们要特别警惕那种“战胜而天下曰善”的精彩案例,自以为可以复制,结果你一上手却复制不了!韩信背水一战得胜,你背水一战,可能就被人撵水里喂鱼了。
“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
所以能举起一根毫毛不能算力气大,看得见太阳、月亮不能算视力好,听得见打雷不能说你耳朵灵。
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
真正善于作战的人,都是战胜了容易战胜的敌人,甚至是战胜了已经失败的敌人。
善战者没有什么智名,没人说他太聪明了,也没有什么勇功,没人说他太勇敢了。为什么呢?曹操注解说“敌兵形未成,胜之无赫赫之功也。”
这和中医的“上医治未病”理念是一个道理。什么叫名医?起死回生,那叫名医。谁都说要死的,给他治活了!这就有智名、有勇功了。但是把要死的人都给他送去,他都能治活吗?
真正的“上医”,最高水平的医生,不是治病,是治未病,在你还没生病的时候给你治!你还没生病,他就看出苗头,你将要得什么病,给你处理一下,给你一个防治方案,最后避免了你得那病。
“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两军对峙,你要先管好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当然,对方也懂兵法,也晓得立于不败之地。这就看谁先失误,如果双方都不失误,就一直敖下去,看谁的粮草多。一旦对方露出破绽,有隙可乘,就要猛扑过去,一击制胜。
“不可胜在己”,要立于不败之地,完全在于自己,跟别人没关系。
“可胜在敌”,看敌人什么时候失误。
敌人失误的时候,你不要错过。敌人不失误呢,当然也不是干等着,就想办法勾引他失误。所以李世民说所有兵法就一句话:“多方以误。”想各种办法引他失误。
因为大家都熟悉兵不厌诈,所以很多人认为诡道是兵法的核心,用兵就是诡诈。
非也,所有的诡诈,都是为了调动敌人,不是自己的基本面。对方不上你的钩,你诡诈也没有用。你不上他的钩,他诡诈也是白表演。《孙子兵法》真正的核心在于下面这句话: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打胜仗的军队,总是先获得胜利地位,获得取胜条件之后,才投入战斗。而打败仗的军队,总是冲上去就打,企图在战斗中捕捉机会侥幸获胜。
先胜后战,在取得压倒性优势的前提下作战,绝不心存侥幸,这就是孙子的思想。
有人说,你这是强者的兵法,弱者怎么能有压倒性优势呢?创业者怎么能立于不败之地呢?
这样理解就错了,这不是强者的兵法,而是所有的兵法。弱者怎么能有压倒性优势,就是形成局部优势,所谓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创业者怎么能立于不败之地,手艺资源积累充足了再创业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啥都没弄明白就冲上去创业,那就只有看能不能中彩成为“名将”了。
比如你大学毕业,进入一个行业,你扎扎实实努力学习努力干,十五年后,你就是行尊,你就是高手了。这时候你就立于了传说中的不败之地,拥有高手的自由,想加薪就找老板,想跳槽有一大堆人等着,想创业你也有资源。这时候就是胜中求战了。
什么样的人能胜呢?孙子总结了:“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修道保法,胜败之政,是讲政治,讲纪律。政治上人民拥戴你,记录上秋毫无犯。这可一点也不是诡道了。
译文
预见到胜利,不超过一般人的见识,算不得最高明;打了胜仗普天下都说打得好,这也算不得了不起的高明。这就像举得起秋天的毫毛算不得大力,看得见日月算不得眼明,听得见雷霆算不得耳聪一样。古来所说的善于打仗的人,都是在容易取胜的条件下战胜敌人的。所以善于打仗的人,打了胜仗,并没有智谋的名声,也没有勇猛的武功。所以他取得胜利,不会有差错。其所以不会有差错,是因为他的战略措施先造成必胜的条件,战胜已处于失败地位的敌人。善于打仗的人,总是使自己处于不败的地位,而不放过使敌人失败的机会。因此胜利的军队先有了胜利的把握,才寻找敌人交战;失败的军队往往是先冒险同敌人交战,企图在作战中去求侥幸的胜利。善于领导战争的人,修明政治,确保法制,所以能掌握胜败的决定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