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见过他酿酒,也没见过他摆摊卖酒,但我是闻着酒香长大的。我跟他并不熟,我对他的所知,大多数是从左邻右舍听闻的。
他是我爷爷好朋友,常常在一起聊天喝茶,村里的人都称他“酒先生”。他兢兢业业,即使有着现代机器,但他还是双手紧握木制工具,酿出滴滴琼浆。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方圆百里,整个村子便都氤氲在这醇厚清香的酒气中,配上江南水乡的青石路黑瓦片,恍惚有着古装片中的古香古色。
陈酿醉人,却终是失了古韵。村中仅有酒先生是以酿酒为生计的,他的儿女出门在外,各自为业,没一个继承酒业,没一个愿在繁琐的酿酒中感悟酒的深意,但这也不能责备他们,毕竟各自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人生,只是不惜村中丝丝酒香绕成的烟缕,随酒先生的逝去而逐渐消散,随落日余晖消失在村中人眼中。
周五,斜阳若影,照着放学骑车的我们。因为原先走的大路在扩建,所以我和同路的伙伴只会踏上从未走过的田间小路。平日里也只是伫楼俯视这一方方清潭和交错纵横的绿叶,今天终于身临其境了。道路虽然狭窄崎岖,但我还是很开心,就像是在世外桃源慢行。夏天的风拂面而来,其中包裹着的香味引起了我的注意,忽而觉得熟悉,忽而又觉得陌生。抬头看去是茂密的树林,两边的树,葱茏,高大,倚山生长。“桃花酿”!“原来树林深处有人家呀,还是酿酒的,难怪觉得这味道又熟悉又特别的,原来是桃花酒呀!”看着这一处栽种的桃花,心中欣喜若狂,“回去告诉爷爷。”
到家了,我还沉醉在浓郁的桃花酒香中,心想着刚才就该摘朵桃花做标本,在我们这边难得见着桃花,同时又觉得隐隐约约有些微妙的感觉。原来,我虽与酒先生不熟,却也在冥冥中有些牵连。那一天,酒先生去世了,或许就在我知道那一处桃花酿时。弟弟匆匆赶到家里,说他在空地上玩耍时听到别人说酒先生五点多时走了。是的,五点多时,我闻着酒香,看着桃花树,心里记着村中的酒,在想着酒先生是否也会酿桃花酒。
即使桃花酿醉人,可我还是记挂酒先生酿的酒呀!可惜,原本日夜弥漫在村庄每个角落的香气,丝丝缕缕被时间带走。他的老伴也在不久后永远闭上了双眼,酒坛子装的不再是酒水,只有过往的气息。
酒先生常与我爷爷举杯饮茶,他一生似茶清淡,又似酒温烈,温暖了我十八岁前的每个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