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央视开播一档新综艺《开学第一课》,节目组邀请了几位当红“小鲜肉”作嘉宾。精致的五官、妖媚的眼线、各式的耳钉,比女生还讲究的男嘉宾不但没有收获赞美,反而遭到了一浪高于一浪的“不男不女”、“娘里娘气”的讽刺。9月6日,新华社一篇题为《“娘炮”之风当休矣》的评论文章更是直接把“娘炮”一词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一时间,娘炮误国、少年娘则国娘、消灭娘炮等声音四起。
【“娘炮风”盛行 舆论毁誉参半】
关于“娘炮”,看看大家怎么说?
有网友认为,男性的阳刚体现在性格、责任感上,与外表无关。因长相、装扮diss人有些狭隘。
也有网友认为,我们可以接受文化多元化,但不能让这种“娘文化”成为主流。
【媒体声音】
新华社:“娘炮”之风当休矣
热捧“小鲜肉”、渲染“娘炮风”的娱乐造势传递出让人担忧的倾向:在“论美貌你是赢不了我”的喧嚣中,“演员的自我修养”显得无足重轻,一些人演技很烂却拿着天价片酬,各种任性都被惯出来了;在“娱乐至上”“流量为王”的误区中,一些影视作品、网络平台、综艺节目刻意迎合低俗口味,消费各种“奇葩”“怪咖”,为博眼球甚至不惜挑战社会公序良俗,散发着猎奇、拜金、颓废的气息。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网络上“少年娘则国娘”的批评尽管不无戏谑,但一个社会和国家的流行文化拥抱什么、拒绝什么、传播什么,确乎是关系国家未来的大事。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需要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更需要优秀文化的滋养。
人民日报:重质不重形,魂到品自高
“重质不重形,魂到品自高”,这样的认识应该说是主流。精致细腻也好,粗枝大条也好,都是自己审美的选择,一个理性、成熟、宽容的社会理应包容。而关注男性气质的构建,也更应该发扬内在的勇气、坚强和担当等诸多品质。我们不认同所谓“娘炮”“不男不女”等带有贬损性的说法,但也呼唤在青少年中有着广泛影响的明星们,呈现更加积极、向上的形象,展示更加健康、阳光的审美,以应有的社会责任与担当精神成为真正的偶像。
半月谈:有一种美,叫雌雄莫辨
有传统男子汉、魅力型粗犷男,自然也就可以有都市花美男的一席之地。只不过,在浮躁低俗的娱乐文化风潮和哗众取宠的价值追求下,阴柔审美在某种程度上走向了病态颓废,并不可取。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男孩子多往阴柔方向发展,会带来民族精神不振。
澎湃新闻:“娘炮”霸屏是资本衍生的审美庸俗化
长相“娘”的男明星走红,除了从幼儿园开始、从家庭到校园都在“打造”的男孩女性化,已成为许多孩子乃至年轻人的审美基础外,另一个原因在于,对于现在以女性为主的粉丝群体来说,在现在的年纪,喜欢人畜无害的美,更符合心理的安全需要。资本显然看到了这一点,更看到了粉丝群体蕴含的巨大经济潜力。他们所做的,就是强化这种喜好,捧出一群过分阴柔的男星,在影视剧、舞台上尽情展现男性女性式的美。这其实已经不是性别观的问题,而是资本衍生的审美庸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