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心
最近订阅了古典老师的《超级个体》专栏,刚开始的时候只是抱着一颗试试看的心态想多学点知识,扩展下认知,不曾想,古典老师带给我的成长和震撼是无法言喻的。
恰好最近的一期节目的践行要求是把最近学习的专题分享给身边的人。刚开始想的是分享给在微信群里的一些朋友,因为大家都有订阅不同的专栏,所以可以沟通的话题也比较多,不过后来我又改变了主意,因为看到在象牙塔读书小组群里大家大多读的都一些文学作品,对于这些文学作品的好与不好,我无权评论,因为每个人看书的出发点和角度都不相同,但是我内心又特别希望同学们可以多读一些开拓心智的书。
于是我临时改变主意,决定在象牙塔读书小组的群里进行分享。
上午只是很简单的和大家打了个招呼,中午我便发公告,写好了分享提纲,2点开始准时分享。在正式分享之前,我也有提到过,如果同学们能够记住几个概念,并且去践行,那就说明这个分享是很成功的,听分享的人肯定也会很有收获。就这样,很简单。
二、分享过程
下面我来系统的阐述一下到底应该如何高效的学习和读书。
第一大节的主题是功利读书法,加倍提升读书效率。
第一个概念是认知效率。如果你去百度百科的话,可能根本找不到这样一个词,那究竟什么认知效率呢?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现在很多人都会在年初的时候给自己制定一个小目标——学英语。那究竟为什么而学?学什么内容?可能很多人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千差万别,就是这千差万别的答案决定了你的认知效率的高低,也决定了你能否真正学好英语。
说一个我身边的例子吧,我认识一个刚刚读六年级的小孩,我们都喜欢叫他小M,他也在学英语,他的英语水平可能比在校的大学生的水平都要高,我个人的估计绝对在专四以上,他学英语一方面是本身非常热爱英语,另一方面他的理想是将来当外交官。他现在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这个终极目标而努力,所以自然他的认知效率是非常高的,如果再啰嗦一点的话,小M 从三年级开始就跟着父母游历欧洲,在国外的吃穿住用行等所有你能想到的需要沟通的事情都是小M来负责,而且他也是从三五岁的时候开始每年都会参加一些国家级别的大型的英语演讲比赛,几乎每次都是第一名,比如说他曾经获得过新东方英语演讲比赛小学组的一等奖,获得了5万元的奖金,EF的全球英语演讲比赛小学组第一名,21世纪的英语演讲比赛小学组第一名等等。
在今天这个知识爆炸,终身学习的时代,要比的不是学与不学,而是认知效率。同样的认知资源投入,会有完全不同的回报,这就是认知效率的不同。认知效率低的人,都在做低水平的勤奋,牛人真正的秘诀是在最精华的资源上,以高很多倍的认知效率来学习,所以认知效率当然也是你的很多倍。
那接下来也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如何加倍提高认知效率,如何功利读书呢?
如果去仔细研究一下认知效率高的人,你会发现他们身上有很多共同点,比如说目标导向,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呢,读完这本书后能否解决我当下遇到的问题呢?当你带着问题去读书和学习的时候,你肯定会发现学习效率非常高,自己内心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也非常强。
再比如说有即时反馈,有句很有名的广告词是说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读完书之后,当你和别人讨论的时候,你可以通过观点的碰撞,发现智慧的火花,还可以发现自己认知体系中的不足之处,多维度的看待这本书或者这个世界,何其美妙也!再比如要学会选择难度适中的书,最好是在你的舒适区和学习区之间,读起来没有很大难度,自己既有兴趣读,而且本身也可以提高心智。
另外一点是要学会极其功利的配置资源,在配置资源前,先去给你所要选择的书分分类吧,娱乐性质的,比如说很多文学作品,科幻小说,言情类等等这样的书读起来不费力,你会感觉很舒服,这好比下坡路,在你的碎片化时间或者休息时间用来娱乐消遣一下即可。
还有一类是知识性质的,比如说各行业的调查报告,行业论坛,大量的专业书籍等,知识性领域读书好比平坡,略费力,知识性的阅读目标就是让自己知道某事。还有第三种是心智性的,心智性的书读起来像爬坡,会非常的累,需要攻读,需要拿出整块的时间来读,最好是可以系统性阅读,有助于提升脑力和理解力,最好是读完后可以找到组织,一群人讨论践行,这样的读书效果会非常棒!
最后一点需要强调的也是我自己很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不要从第一页开始读书。可能会有很多人说为什么不呢?从第一页开始读书会更有系统,循序渐进啊,其实未必如此,我们可以好好的回顾一下自己的读书历史,哪怕是从第一页开始读,直至读到最后一页,整本书虽然看完了,但是整本书的框架和系统可能还是云里雾里的,所以最好的读书方法是先看目录,通过目录清晰的把握作者的行文逻辑和文章的框架,然后再根据自己的问题寻找到相关的章节去阅读,这就是极其功利的读书法,一针见血似的直达 病灶。
当然选书之前也不要太盲从,不要一听某某名人推荐的,直接放购物车了,这显然是很盲目的选书,最基本的看看书评总是要有的吧,豆瓣的书评还相对比较中肯可以参考,如果买英文类书籍的话,亚马逊上的书评也是很好的。
也许讲了这么多,很多人依然学不会高效的学习和读书,这是为什么呢?放心,这绝对不是因为你笨,千万不要陷入自我批判的误区里。因为人的大脑本身就是一个认知吝啬鬼,它本能的会选择那些比较简单的,最不耗脑力的方式进入,那就是拿起一本大家都在看的书,喃喃自语道:读点书总没有错吧,大家都在看书。
像巴甫洛夫的狗一样寻找阅读奖赏。这里我想到了我为什么总是痴迷于电视剧,因为看剧本身就是一种最简单,最不耗脑力的方式,大脑只需要跟着剧情的发展前进就好,所以每每追剧总会沉浸其中,这反而是放纵了大脑的迟钝。
看了很多,学了很多,最后总得给自己留下点什么吧,这节的践行要求是列一下你手头要读的学习资料,哪些是必须要学的,对于这些书和资料,你是否能分为三类?
脑图奉上
第二大节的主题是区分一二三四手知识,找到知识的源头。
王小波曾经讲过这样一个笑话,二战时期,有一位将军视察前线,看到一个士兵非常紧张,于是这位将军随手就给了这个士兵一块口香糖,看到士兵放在嘴里嚼了几下,问道:好点了吗?士兵说:恩,好点了,不过感觉这块口香糖没什么味道。将军悠哉悠哉的说:因为我嚼过了。
大家所在空间,朋友圈,社群或者各种公众号看到的文章有很多是口香糖信息,而且还加了各种料,麻辣,鸡精,味精,动图,甚至是美女照片,当你吃惯了这些,你永远都无法享受到优质知识的原味。
我们知道物品有一手二手之说,知识亦是如此,知识不仅有一手二手,还有三手四手知识,那第二个概念---一二三四手知识.
一手知识:知识的源头,有可能是未完成加工的正在被思考和和验证的知识,也可能是系统化的表现出来的思考比如专业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等。
二手知识:忠实的转述一手知识。二手知识的含金量也很高,比如维基百科,讲述底层逻辑的书,比如《国富论》,还有中性的行业调查分析报告,以及系统整理后的各行业的优质教材和认证培训。
三手知识:为传播而简化和极端化观点的陈述。比如大多数的畅销书,被修改为可以理解的,方便传播的文字,因为需要被很低的认知资源理解,所以加入大量的案例,故事,同时还加入很多不准确的概念。
四手知识:为各种动机而充满个人经验主义的情绪化表达,比如说大家经常看到的各种鸡汤文,标题党。
你吸收几手知识,也就决定了你的认知效率是怎样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选择站在知识的源头,去欣赏和汲取饱含高浓度,且有丰富底层逻辑的一二手知识。正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也许讲了这么多,你可能还是一头雾水,到底如何进入知识的源头呢?
一要学会辨别知识的源头,比如说一手的研究论文,行业的学术期刊,行业最新数据报告,名校教科书,MOOC里推荐的一手材料,维基百科,讲述底层逻辑,思考质量比较高的,略微难懂的书和文章以及各行业的领军人物,行业大牛推荐的书单都可以作为参考。
二是要学会跟随知识源头的人,凡是能够来到象牙塔学习的同学都很幸运,因为毫不夸张的说,我们象牙塔就是创造知识源头的地方。三是努力让你们自己成为知识的源头。虽然这看起来难度很大,但这个世界属于有梦想的人。就像雷布斯说的:人一定要有梦想,万一哪天实现了呢?!
这一节的践行要求是翻翻你的公众号,删除至少3个四手的知识公众号;列出你认为好的知识源头,让我们一起寻找真知灼见,一起成长为最好的自己吧。可以用这样的格式:推荐内容,推荐领域,理由。
脑图奉上:
第三大节的主题是如何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
这里讲第三个概念——学习效率金字塔。这是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的研究成果,由学习专家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1946年提出,这个学习效率金字塔数字化的形象呈现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的内容有多少。
下图就是学习效率金字塔,可以很直观明了的看出来,采用听的方式,两周之后能记住5%内容,采用读的方式,两周之后能记住10%的内容,采用多媒体的方式能记住20%的内容,现场示范可以记住30%的内容,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践行可以记住75%的内容,教别人可以记住90%的内容。
所以最重要的知识不在书本上,而是在于人们的口口相传中。这里不得不提到静默知识(又称为隐形知识)和显性知识的概念。
显性知识指的是可以通过文字,图表,公式,手册等表述的知识,这样的知识很容易在个体间传播,而静默知识则是一种策略性的元认知,即如何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策略,是个人信念,看问题的视角和价值体系等不易被觉察的隐形要素。
举个例子来说吧,菜谱上的每个字你都认识,你也可能按照菜谱的提示一五一十的去做了,但是最后炒出来的菜却并没有想象的好吃。我们每个人都喜欢妈妈做饭的味道,妈妈可能也很少看菜谱,但是每次炒的菜可能都是你非常爱吃的。这就是静默知识的作用。
也许这个例子还不太容易解释静默知识和显性知识,再举一个例子吧,比如说好演员的镜头感,好作家对于文字的拿捏和把握,这都是静默知识,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古语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王阳明也曾说过:行到极处便是知。
就像是上周在家看《挑战不可能》,有一个现役海军,名叫尹长江,他对于温度的感觉就特别的灵敏,他对于温度的判断误差在1度之内。而且还可以徒手调制评委要求的温度,误差范围仅在0.2度。这也属于静默知识的范畴,这个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说了那么多,如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呢?
一是多感官并用,看一遍,听一遍,说一遍,画一遍,做一遍,正所谓熟能生巧。二是进入好的圈子,好的社群,找到好的导师带你飞。
在《刻意练习》这本书中,也曾提到过好的导师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因为好的导师可以及时的指正你在某方面的不足,防止你走向错误的方向,在任何领域向成为大牛都是一样的。咱们象牙塔这个圈子就很棒的,需要大家好好利用喽。
三是利用费曼技巧,通过教别人的方式让自己学会。如果你也想体验一下费曼技巧的神奇之处的话,我可以告诉你具体的实操方法,第一步,找到一个你想理解的概念,第二步,拿出一张纸假装你在教别人,其实也可以找到你的朋友配合你,第三步,如果遇到问题,停下来翻翻书,第四步,用人话(老少皆宜的语言)来解读。
三、总结
絮絮叨叨的说了这么多,也感谢你能看到这里,总结下来其实就是三个概念,即认知效率,一二三四手知识和学习效率金字塔再加上三个如何,用结构思考力的方式来呈现的话,就是3W+3H.
That’s it , so ea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