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一本美国著名成功学教授理查德•谢尔写的《听了那么多大道理,为什么依旧过不好这一生》一书,读过这本书后,我用了一周左右的时间整理了以下17个条对人生有建设意义的内容,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成功篇
成功=值得做的事
成功其实说到底是一种心底对自我的认可程度。当你对自己的认可程度达到一定高度,那么你就会觉得自己对于人生的可控程度大大增加,也会觉得自己正在实现着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所以说到底,成功是一种内心感受,那最容易让我们感受到成功的事情就是我们心底认为是值得的事情,这些事情最能够让我们获得大程度的自我认可。
获得成功的关键点:一是点燃你内心的满足感,二是利用内心中赢得资源、犒赏的竞争欲。
上面的两点其实和刚刚说的成功是一种内心对自我的认可程度是同一种概念,只是更详细的说明了怎样去创造这种自我认可。一是通过做好一件又一件事和不断的突破自己来让自己对自己满意。二是利用好自己内心的竞争欲,动物世界适者生存的原则同样适用于人类,其实仔细思考我们的努力其实本质上都是为了更好的生存,去获得心仪异性的青睐,去给自己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去赢得我们希望得到的奖励,这些东西都可以成为我们为了成功而努力的动力。
成功的第一步通常是选择一个值得解决的问题。
这一点就是告诉我们怎样在生活中创造成功。首先关于我上面说过的那两点,如果你从未有过相关的经验,那可能你理解起来就会相对困难一些。所以成功也好或者对成功的理解也好,都需要你过去有一定的经验。而假如没有经验或者经验很少怎么办?就可以像这一点的建议说的,在生活和学习中多留意,寻找值得解决的问题,然后去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还可以注意提炼出一套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论,用一套已知的方法论去面对未知的人生,心里总会感觉更安稳一些。
制定计划的五个原则:具体明确,可以衡量评估,有实现的可能,与我们的某些愿望或目标有相关性,具有时限性。
按计划做事对于成功最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让你能够把精力集中到一个时间段内的一件事情上,这样一来不但做事有效率,而且精力的高度集中更能激发你的创造力。关于怎样制作计划,可以从上面提到的五个方面去考虑,而我的建议是做计划的时候要短期计划与长期计划相结合,短期计划要服从长期计划。
如果你想成为更好的自己,拥有美德的朋友无疑是最为有效的方法。
书中说的“美德的朋友”指的是彼此在精神层面能够交流,愿意让对方知道自己的缺点也会努力向对方展示自己的最佳状态,同时彼此能够互相扶持的朋友。这样的朋友从数量上来说,注定很少,不过他们对于我们的生活而言,存在价值要比一般友情大的多。如果你现在有这样的朋友,那就与对方好好珍惜多多交流;如果没有的话,那就去认识那些比我们更优秀更努力更有梦想的人,从中寻找自己真心想交往的对象,去真诚的结交。
动力篇
追求内在满足和外在奖赏的人通常比那些只追求其中一项的人更长久地专注于一项任务。
内在满足可以与前面讲过的自我认可联系起来。外在奖赏通常是在制定计划的时候,给自己设立一个完成计划实现目标后的奖励,这样的奖励机制往往能起到激励作用。可是如果单纯的追求奖励机制或者内在满足,就会让我们的耐心和动力由于来源单一而无法持久。所以我们在努力的时候,一定要兼顾自己的内心感受还有给予自己一定的外在奖励,用一种灵活的方式去给自己创造动力。
有两样东西值得你为之奋斗:熟悉你的人发自内心的尊重,以及财务安全感。
第一样东西其实很好理解,比如你可以想象一下,同样一句夸奖你的话,一个你熟悉(最好还是你尊重)的人对你讲的话一定会比一个陌生的人对你讲更受用,更让你鼓舞。至于财务安全感,你点进来看这篇文章不就说明你有这样的一种欲望了吗。
责任心可以作为一种自我加油的方式。
这一点我想拿我自己举一个例子。暑期写作的时候,我经常会犯惰性不想写,这个时候我就会想:我在简书上有52个关注量,我要为了他们持续写出有能量有作用的文章。每当想到这些,我就会有一种源源不断写作激情。所以如果你做的事情有人在关注,那不如想想这些关注你的人,要对得起他们的关注,这样你的责任心会为你带来不竭的力量。
任何一本你所钟爱并能让你充满希望、憧憬未来的书籍都能再次点燃你的信心。
这里提到的“书籍”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抽象的概念,只要是能够让你充满希望、憧憬未来的东西都能再次点燃你的信心,这个“东西”可以是一本书,一部电影,一种习惯,或者是一件有意义的物品。关键是要在感到无力的时候,去重温这样的东西,重温它们带给自己的温暖与激励。
幸福篇
克服困难实现长期目标时,整体幸福感会得到提升。
书中说的整体幸福感,实际上是一种对于人生的掌控程度。对于人生有较高的掌控程度就会带来较高的安全感和满足感。当你实现长期目标的时候,你心中就会认为对于自己掌控生活的程度增强,这无疑会带来较大的幸福感,而我们努力不就是为了幸福吗。
建立并妥善维护社会关系对于幸福和成功都十分关键。
人是社会动物,交流沟通是人的基本需求,而交流沟通的对象则是我们身边的社会关系。维护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就能够从日常的交往中比较轻松地获得快乐。同时人脉带来的信息、资源也是成功的关键。
当人们在谈论自己、自身需求以及对于世界的看法时,这种行为可以激发和食物、金钱刺激所带来的相同的快感。
当你去建立自己的社会关系扩展自己的人脉的时候,在倾听的基础利用好上面的原理,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交到朋友。
建立“相似性”进而产生能让社交关系顺利发展的“好感效应”。
人们普遍更喜欢那些和自己有许多共同点的人。所以当你与人交流的时候,无论他是熟悉还是陌生的人,都可以想办法寻找彼此身上的相似点,进而产生对彼此的好感,从而顺利发展自己的社交关系。
生活篇
建立起你自身和他人、工作以及和比你自身更为重要的事物之间的正确关系。
自身和他人的关系体现的是我们的存在感,自身和工作的关系体现的是我们的价值,自身和比自己更为重要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体现的是我们的内在--而一个好的内在能为我们带来充足的满足感。存在感、价值体现与满足感,这三者兼而有之而且十分充沛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为自己构建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我们要摆脱一种类似于“只有取悦父母才是知恩图报”的本能意识。
上面是书中的一句原话,可见这样的问题在全世界都存在。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必须要报答,但其实报答父母之恩最好的方式是我们成为最好的自己,成为一个健康、幸福的人,而不是一味地取悦父母,成为他们希望我们成为的人。
如果金钱和物质成为了你生活的全部意义,那么无论你拥有多少,你都不会满足。
就像一句话讲的: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金钱和物质可以当作目标实现的一个附属品,也可以在一个阶段内成为我们的生活意义,但不要让它们完全占据我们的生活,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在十几年内甚至一生都无法成为百万户、千万户,如果一辈子被金钱与物质所累,那岂不是会错过我们人生中的许多快乐?而且金钱和物质带来的动力往往无法长久,把它们当作我们人生的全部意义,也很有可能让我们无法达到我们的人生本应达到的高度。
不要被激情牵着鼻子走,当你立志成为一个对这个世界有用的人,并为此努力奋斗时,激情会不请自来。
这样的观点在当今社会很有针对性。现在很多人因为对工作以外的事情产生的激情大于对工作产生的激情,所以总想着换到那个更让自己有激情的事情上面工作。这样的情况容易产生两个后果:一是整天由于对现工作的不满和对“山那边的风景”的向往分散了自己的时间与精力,最终导致自己在工作中止步不前甚至是退步。另一种是最终选择了那种更让自己能产生激情的事情当工作,这样的话除了隔行如隔山带来的很多困难之外,还有可能因为爱好变成工作而导致由于整激情日渐消散,从而重蹈覆辙。虽然说网上总有奔向自己的热爱最终收获巨大成功的例子,但环顾我们身边,这样的个例多吗?所以我们要立长志而不是常立志,当为自己立下的正确的志向努力的时候,激情的到来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