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母在世时喜欢“海蛘”,吃饭时桌边经常有一盘浸泡着农家老酒的“海蛘”。童年时的我不大喜欢吃,后来跟母亲多了也渐渐喜欢那种味道。“海蛘”有一点点咸味,带点鯹气,被村口阿滔伯家自酿的黄酒一泡,酒味浸入咸味之中,含在嘴里,混合之味便散开,化成一阵阵微微刺激的凉感,特别提神,特别可口。每当想起时口水便从两腮自然渗出来。可惜老母去世后再也没有吃过如此味道的“海蛘”了。
温州人说的“海蛘”实际不是学名,是一种小小的海鱼,灰灰的颜色,有一些透明又有一些混浊。查一下“百度”也讲不清楚。也许是一种叫“海燕鱼”的那种鱼吧?不管它,我还是以我的温州话去称呼,便于怀旧,也能回忆起老的味道。
今年的秋冬之交,夜大的老同学相约去老宅和海岛荒村旅游。厚重质扑的老宅,黑白灰极妙的搭配着,紫红色门柱托出屋檐下白色的墙角。海岛荒村却不同,在现代生活冲击下,人们抛弃了世代居住的村落,而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又将她塑造成极具原始状态的“网红”景点。我们尽兴而返。离开船还有一个多小时,我便跟着资深美女同学去码头菜市场逛逛,想顺便画几张速写。从来不会买菜的我被海岛市场的海鲜所震惊,美啊!鲜活的水产,形式多变,色彩丰富,渔妇脏兮兮的花衣在此场景中远胜于百货公司的模特。突然,同学们停留在一个小摊之前抢购,我好奇一看原来在买“海蛘”。于是记忆一下子湧上心头,过几天便是老母的诞辰了,为了纪念,为了回味,我也来一斤。
小摊中的老板娘很热情是一个从外地嫁到海岛的中年妇女,带有一张被海风熏过的红扑扑的脸。她的“海蛘”有两种:一种白色而漂亮;一种灰暗混浊不清。大家都在抢购白色的,灰色的却无人问津。我问老板娘为何灰色的没人要?老板娘说:“价格要贵样子又难看所以没人买”。又问:为何会贵?答:“一年产一次”。我当即决定买灰色的。老板娘觉得很惊奇,反问我大家都要漂亮的你为何和人不同?我说漂亮的东西秀已在外,丑而贵的一定是好东西。老板娘竖起大拇指称赞:“有眼光”。
我在想:我们出游去看老宅和荒村的目的不就是在寻找一种质朴和自然的美吗?真实的东西何其可贵啊!在“海蛘”身上不是存在同样道理吗?现代社会快速化的发展中我们已经抛弃了内心太多太多的老宅和荒村了,其实这就是灵魂深处最美的风景线呀!记得老母在世时,曾为她画肖像,画到一半我停笔说:“妈,我今天画你才真正体会到我为什么长得那么丑,你的基因也太难看了!真可以用奇丑无比来形容”老母听后哈哈大笑说:“你没觉得丑的东西有内在的风韵吗?福是丑人当,风流丑中出。”你呀!生活中切莫被外表现象所迷惑”。现在几十年过去了,我也成为花甲老人。通过生活经历总算体会到老母之话的真切,也在小小的“海蛘”身上反映出来。
时建 二零一七年十一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