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孩子上学马上迟到了,却迟迟不肯起床,老师布置的周日作业总是要等到周末晚上才完成,还有很多问题都是因为墨迹而受到批评。为什么他们总爱墨迹?可能是什么原因呢?听完鲍老师的讲解后一下子明白了许多,原来孩子的拖拉竟然有这么多因素造成的。
其一:吸引注意型
作为新时代的父母,网络科技如此发达,玩手机已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上班时用手机,回家后不愿看孩子,直接递给孩子一部手机。家人直接没有了沟通,亲情变得冷淡了很多。孩子们用异常的行为来吸引家长的注意力,怪孩子的同时,难道我们家长就没有错误吗?
其二:家长期望过高型
案例中小朋友表现如此优秀,家长对他要求过于苛刻,给孩子带来压迫感,结果事与愿违。
其三:父母包办型
父母都想自己的孩子好,怕孩子吃亏,走弯路,认为自己的想法都是对孩子最好的,但是却忽略了小朋友有他们自己的想法,其实很多问题可以通过相互沟通去解决它。
其四:杂乱型
我儿子就是平常写作业能写三个小时,为了帮他改掉这个缺点,给他约定好做作业八点之前必须完成。否则我将把东西收起来,剩下的作业,让他去跟老师去解释,当天晚上7点50分完成作业,比平常写作业的速度提前了一个半小时。
其五:慢半拍型
有时候孩子也并不是故意磨磨唧唧,因为你觉得简单,孩子并不觉得简单,每个孩子的接受能力不同,所以我们需要耐心的帮助他克服困难,让他们自信快乐。
其六:缺乏时间观念行
缺乏时间观念的孩子,我们可以帮他设定学习目标,当孩子达到目标要及时的表扬和奖励,让他们把学习变成一种乐趣。
其七:注意力分散型
孩子的成长是一步一步慢慢来的,他的能力也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一点一点进步的。我们家长不要用过高的要求,对待孩子对于写作业慢的孩子,我们不要一味的去追逐指导孩子。找对方法加快进度,否则只会让孩子因为压力过大,越来越不喜欢学习。
综合以上内容,总结任何事情都需要沟通,让我们放下手机,多陪孩子,多陪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