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我参加了格校家长学校讲座之“发现数学之美”,是由高级教师黄三民老师主讲的。匆匆来听课匆匆做笔记,简短的50分钟没想到黄老师的讲座内容涉及孩子数学学习的方方面面,答疑环节也是一丝不苟力求精进。有感于黄老师的教学热情、思维出奇、人格高度,我深切的想记录下来这次讲座的内容,以示对自己未来亲子陪伴的警醒,时而重温其中钻研、进取、出奇、博爱等精神。
首先黄老师提到了数学的价值,他用一句俗语击破了人们对数学学习的误区与借口“数学很难很麻烦”,他说困难才有价值,富贵险中求。正因为它的复杂,在有一定难度的领域它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想这也是黄老师平时激励孩子们挑战高难度的一种方式吧,看得出来黄老师是一个喜欢出奇招制胜的老师,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对数学教学充满乐趣,做这个事情再辛苦也不觉得累。他对教学充满自信,给孩子们传递的也是快乐、关心、力量与信心。
黄老师谈到教育教学效果是第一位的,“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是他引用的一句诗,也是他赞同的一种教育方式,他说孩子是发展中国家,就像我们的中国一样,发展潜力很大,父母与环境要用一种促进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生长的方式助他们成长。他提到知子莫如父母,父母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父母也是这世界上唯一一辈子为孩子负责的人,所以黄老师鼓励父母们都能尽我所能,最大力度最大智慧的支持到孩子。
黄老师还很尊敬每一位父母,他很高兴会场来了这么多的家长听课,以前在别的学校很少看到这样的情况,他很喜欢我们这个学校的氛围。开场时他首先给到场的妈妈们鞠躬,提到妈妈们目前还是教养孩子的主力军,妈妈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然后他又特别给到场的爸爸们鞠躬,说更要给到场的这些爸爸们鼓掌,给爸爸们点赞。他提到在家庭教育里以及在目前学校教育环境里都是阴盛阳衰的局面,爸爸们的参与互动教育对孩子更为宝贵。这一点我想应该是所有妈妈们所渴望的,也希望更多爸爸们能打破传统家庭养育的禁锢,更多的参与家庭中育儿中,摒弃传统的男性与父亲形象中的刻板与固化,让生命与家庭单位能更鲜活起来。
谈到数学思维的培养方面,黄老师提到了一个先入为主的思想。他说自己小时候的数学学习就是占了这个先机,因为他父亲做会计的,他从小就会玩算盘游戏了,他的父亲让他上学前就背会了99乘法口诀表,虽然他不懂是意思但还是背得滚瓜烂熟,而且觉得口诀朗朗上口。后来学加法时就发现了乘法也就是加法,他计算与学习起来就很快很轻松,数学学起来就很容易,充满乐趣。他说在教学过程中,让孩子偶尔尝到甜头,发现原来这么容易学,培养一种觉得数学好是应该的思想,就很轻松了。这一点我也觉得很有道理,如果传递给孩子的是这种思维,然后采用一定的技巧让他建立信心良性循环,自然是最好的。虽然具体到实践中如何培养孩子轻松的学习数学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一定的智慧,但黄老师还是鼓励家长说即便家长自己不喜欢数学,但父母是最爱孩子的,为你孩子,你就是再苦再难把一道题钻研出来然后把好的方法教给孩子,这不就是给孩子最大的支持吗,数学学习上还有什么难过不去的呢。
黄老师一再强调在数学的学习上非智力的因素很重要。他告诉父母们对孩子的事不要包办,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劳动,锻炼他们吃苦耐劳的能力,对学习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黄老师也提到在数学的学习能力上,本质的东西更重要,这一点在所有的学习与事情上都是相通的。他说格校给予孩子们开放、轻松的成长环境,让孩子们有更快乐的童年,良好的人格滋育,这是非常好的。社会需要有高逆商、情商、智商的孩子,我们要做有前瞻意识的教育,社会更需要高质量的人才,所以他很感谢林校长开创与坚持了这所学校,他觉得这是当前教育环境下的一股清流。
谈到学习习惯他举了他的一位女学生新月的例子(化名,广州的一位高中生,高考数学143分),他说这个孩子的父母都是英语老师,在家从小就是讲英语的环境,来客人了才讲汉语。她的英语成绩第一,语文成绩也是第一,但数学成绩不好。后来做了黄老师的学生后数学成绩提高了。有一次数学摸底考试老师问她估多少分,她说137分,为什么呢?她说因为最后一题看都看不懂,哪里做得出来,最后一题就是13分。最后成绩出来真的就是137分。这个学生就是有这个本事,虽然高考最高难度的那道题她挑战不过,但会做的题她一分也不会丢,她就是有这个本事。所以黄老师说,学习习惯很重要,能力很重要。
说到学习精神,黄老师特别注重对孩子进行数学学习精神的树立,他曾经为了鼓励一位孩子有信心学好数学,就给他出了一套试卷,说:如果你打零分我就跟你爸爸说不要再叫你学数学了,如果不是零分那就说明你还是很聪明的有数学能力的嘛,你就乖乖跟我学好数学。他说对待孩子要发挥钉子精神,软硬兼施,利用钉子尖的一头潜移默化进去,再利用屁股宽的一头在关键时刻实施高压一鼓作气。他鼓励学生要抱有这样的信念,虽然我不喜欢学习数学,但我也要把数学学得第一。
在回答家长对女孩子到高二高三数学成绩下降的困扰时,黄老师说女孩子在这个阶段的成长发育相对男孩子情感更丰富,心理也更复杂。父母亲要在这个阶段给孩子更多的关注、爱与支持,家长这方面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关心与鼓励孩子。顺利渡过这个阶段,女孩子的数学照样好。他说自己举的两个案例也都是女生,高考数学成绩也都考得非常好。这一点我觉得黄老师讲得非常好,他没有讲太多具体的孩子的多样性,也没有说太多女孩与男孩性别差异的理论,而是从具体核心的方法与态度上教家长如何支持到孩子。听到这里感觉到黄老师真的是一位又务实又有深度的人生导师。
在家长的提问中黄老师还回答了对中小学生学奥数参加数学竞赛的看法,他谈到说国家不搞奥数是为了方便管理,为了安定团结。然而数学的能力、竞赛的成绩仍然是升学录取的重要指标,国家的政策不能改变数学能力的价值。同时他还引用了农民养猪的例子,他说越是猪价不景气越是要养,大家都不养了你养了才更值钱呀,更有竞争力呀。同时他提到正是因为紧张高强度的竞争,才让你获得了厉害的能力呀。这就是黄老师的逆向思维,也是他在教学上与众不同的地方。这一点关于奥数学习的看法跟上期家长学校傅国涌先生的观点颇有不同,不过这个不同是站在不同角度的,出发点也不一样。我感觉黄老师的观点更多站在基础教育学科学习战略与战术的角度来谈这个问题,而付先生的看法更多站在学术研究深度高度的角度来谈论,伯仲之间如何把握是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
还有一位家长提到小孩如何克服马虎的毛病,黄老师说马虎实际上是知识点不扎实,学习上不严谨不过关的造成的,可以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严谨性来提高。
短短两个小时,黄老师有深有浅的讲到了很多方面,站在台上他没有用麦克风,他说一个老师就要有这样的气力,不用话筒也能让最后一排听得清楚。我自己坐在后排深有体会,一开始的担心是多余的,两个小时下来几乎忘了这回事。看着黄老师每次回答完问题会坐一会,回答下一个问题时又立马笔挺地站起来,我敬佩这位老师的敬业与崇高,感动于这位老师对孩子们成长的关心与对家长们的尊重。最后黄老师一再提到小孩是发展中国家,爸爸妈妈们不要急于求成,可以跟孩子保持像兄弟姐妹般的关系,促进与支持到孩子的成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