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踏入写作大门的盆友们,经常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写着写着,不知为什么写不出来了?感觉"书到用时方悔少"。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就这个问题本人有几点思考,希望能给大家以借鉴。
(1)内存太少,输出困难。
写作其实就是一个输入和输出的过程,你输入的多,内存就多,输出的就多。"巧妇难做无米之炊",就是阐述这样一个道理。家里没有粮食,怎么能做出好吃的饭菜!脑子里没有东西,怎么能写出长篇大论!就像小时候,我们还不会说话,父母教我们父母说什么,我们就会说出什么,偶尔也经过大脑的加工再说好听一些。
比如:最早父母会教我"爸爸""妈妈"的发音,这就是对我们语言的输入。等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就会发出"爸爸""妈妈"的音色,这就是我们输出的表现。等再过一段时间,经过我们大脑的思考,我们输出"好爸爸""好妈妈",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说出更好听更长的语言:我的好妈妈,真漂亮!我的爸爸真辛苦!这就是随着我们语言的积累,就会输出更多的语言。
写作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想写出长篇大论,想字字珠玑,篇篇经典,那么你的大脑就要有长篇大论的基础。就要有优美的字词,经过大脑思考,排列,就会有优美的片段,由片段再组合成篇章。
例如:你看到一个西瓜,你脑子里如果只存有大"""圆""绿",那么你只能输出"这是一个又大又圆的绿西瓜"。如果你脑子还有储存其他的词汇,你会说"西瓜有圆形的、椭圆形的,颜色有深绿和浅绿相间的花纹,像水草一样美丽,西瓜尾部还有一个像猪尾巴样的藤,很是可爱!"
怎样才能输入更多的美词佳句,使内存增多,建议一条路:阅读、阅读、再阅读。
(2)读书不动脑,等于胡乱跑。
有些盆友读书只追求故事情节,一目十行,一本书看下来,只记住大概意思,别的什么也没记住,等于是浪费时间。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读书等于是在大街上胡乱跑一圈,什么都看一眼,什么也没记住。
如果你想要质量好、数量多的内存,读书时不光用眼看,还要手脑并用。看到好词好句,优美的段落就要随手记在本子上,读完一本书还要写出自己的感想、思索,日后也要经常翻阅。这样时间长了,你的大脑内存就越存越多,需要写文章时就可以得心应手,一气呵成。
所以想要阅读有质有量,建议一条路:眼不停、手不懒、脑不闲。
(3)由短到长,坚持练笔。
有好多初入写作之门的盆友,总感觉写文章写不长,三言两语,仨瓜俩枣就没有了。内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平时写的少。手高眼低,自己灵感来了,感觉能写一篇非常不错的文章,但拿起笔,又不知从哪下手。这就平时少动笔的结果。
要想写出长篇大论,有质有量的文章,就要经常写,常常写,不厌其烦地写,"功夫不忘有心人",早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常说"熟能生巧"也就是这样的道理。
以上是我本人在写作路上遇到的问题,以及对这一问题的探究及解决方法。不知道你遇到同样的问题会怎样解决,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请晒出来让盆友们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