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封翻开书页,发现既无作者序、译者序,也无目录。于是匆匆开读,本以为一本小说应该很快就会读完,却越读越压抑,迷失在字里行间充满高压的社会环境和略有些混乱的叙事节奏中。拿起又放下,两周多才读完,打开电脑准备写一份书评,恍然间想起了《西线无战事》意味深长的书籍献词,只觉用于评价此书再合适不过。
这本书既不是一种控诉,
也不是一份自白。
它只是试图叙述那样一代人,
他们即使躲过了炮弹,
也还是被战争毁灭了。
本书主线所讲是一个女孩子因为被“送奶工”纠缠、跟踪,而遭受到周围人的言语暴力,流言蜚语纷纷指责她为了追求刺激、地位而做反政府组织人员的情人。其实所谓两人关系、甚至“送奶工”的身份都只是杜撰出来的。这样的流言与指责不止发生于外人身上,连女孩的母亲都不愿意相信自己的女儿,她对女儿的质问不是想要得到真相,而只是要对自己所相信的流言蜚语做确认。
那么,遭受到这样言语暴力的只是“我”吗?并不是。准男友因为一辆宾利风驰,三姐夫因为对外界的钝感,真正的送奶工因为不爱其他人因为太过清醒,都在遭受着周围人或有声或无声的暴力。正如书中一句话“语言总被曲解,语言总被捏造,语言总被夸大”,无人在意真相。
这不只是针对于一个女孩的言语性侵犯,而是动乱的时代与国家对每个人的暴力和侵犯。
全书没有提地名,没有提人名,每个人都是以身份来指代,他们是有性瘾的大姐夫、爱跑步的三姐夫、准男友、送奶工、某某之子、药丸女孩、炸弹男孩、最久的朋友等等,开始读起来不免有迷惑之感,不知道是在写哪里,我初初甚至以为是在暗喻美苏冷战时期。后补充了作者的背景,才知道是写北爱问题尖锐时期的爱尔兰。可也正是没有具体人名与地名,这样的压抑氛围仿佛能代入许多陷于宗教、民族战争中的国家和地区。《天空的另一半》记述女性面临的性别暴力,女性本是一半天空,却遭受着种种苦难与不公,可又何尝不是在说那些贫穷落后、战火纷飞之地的苦痛呢。
书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情节就是对于阳光灿烂的药丸女孩妹妹的描写,这样一个阳光的女孩子,在社会的黑暗中走自己光亮的路。明明也出生在这样压抑而黑暗的环境中,可她得到的不是别人对阳光的憧憬,而是被排斥为出格者,人们拒绝思考,拒绝真理,拒绝靠近阳光,甚至排斥。这一片段带给我的震撼,如同读到《理想国》中的洞穴隐喻。
安娜伯恩斯书中的人们都活在黑暗的山洞中,将偶然看到的光影当作真实。有人走出洞穴发现真相,想要让大家一起走出去,一起感受阳光,却被指责为烤坏了眼睛,被聚众杀掉。古希腊时期哲人的思想,竟然依旧在映照现实,不得不引人感叹。
这本书不只是小说,不只是一个女孩子遭受语言暴力的经历,而是在拨开历史的烟尘,让我们看清爱尔兰时代或是每一片战乱之地的阴霾,故事严肃,现实更残酷,值得认真地阅读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