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政策放开以来,越来越多的家庭都抱上了二宝。可对于二胎的利弊仍然是许多人讨论的热点。
有关房价、教育投入、时间、精力的投入等等一系列问题,是很多想要二胎却不敢生的家庭首要考虑的问题。
然而即便是以上问题真的都不是问题的时候,有多少女人扪心自问过:有多少爱值得你再过“鬼门关”?
想必很多人都看过《生门》这部纪录片,该片聚焦每一个家庭都会面临的生育问题,纪录了4位遭遇极端情况的产妇及其家人在医院生产过程中经历的种种考验。
5万块钱能救一大两小三条人命,但借钱、贷款、抵押房产都是那么艰难,手里只有5千块钱的准父亲一筹莫展地流下了男儿泪;33周岁的产妇夏锦菊在生产过程中大出血,心脏两次停跳换血1万多毫升,产科主任李家福以“生死时速”在鬼门关前将她救下;年轻妈妈李双双腹中的胎儿被当地优生科判定需引产,但面对一条小生命,医生和家属完全做不到心如铁石,在救与不救间艰难徘徊,一场“内心的审判”令所有人痛苦不堪!
这是《生门》通过镜头告诉我们每天发生在产房的故事,它没有过多的旁白,就是那真实的镜头打动了很多人,真实上演着“产科”里那些或温暖的或现实又或惊心动魄的故事。
然而真实的产科,比它来的还要残酷。
直至今日,我依然无法忘记那个21岁进城务工的“小产妇”,为了给独子的丈夫家续香火,为了省下住院生孩子的钱,“被迫”冒死在家产子,终因难产才被紧急送往医院,从“鬼门关”抢回一条命。
更忘不了顽固婆婆为了让儿媳妇连续生养孩子,坚决拒绝儿媳剖腹产,直至羊水流失太快,孩子生不出来,又被生生的推回子宫,产妇被送上手术台,再做剖腹产的产妇。
更是见识了那个因为生了女儿,满脸不悦,冷言冷语的丈夫。
女人,忍受着怀孕的艰难、身体的浮肿、便秘的痛苦、产后身材的走样、一孕傻三年的不堪,甚至是有可能搭上一条性命的拼了命的给男人生一个孩子,有多少男人是真的爱这个为你拼命的女人? 又有多少男人懂这份爱?更多的是“女人生个孩子还不是正常事”的平淡。他们永远不知道产科那道门背后的生与死,就在旦夕之间。
当男人们从产房护士手里欢天喜地的接过新生儿的时候,有多少男人关心那个还处在生死线上,没有走出产房的女人?
可怜的女人,拼了命的生了一个不是你的姓氏的孩子。被你像宝一样宠着的孩子?又有谁像宝一样的宠着你?
从此,喂孩子,换尿片,睡不了的安稳觉,教孩子走路,说话,读书,学习,有多少家庭都是女人在单枪匹马的“战斗”。
男人们总是被他们的事业所困,回家就是放假,就是休息。所谓“父爱如山”就是像大山一样一动不动。
从此,生活的琐碎都是女人一个人在操劳。
女人,从你嫁人的那一天开始,就不再是柔弱的女人,从那一天起,你要单枪匹马的在另一个家庭上演“宫斗”;你要从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宝贝”转换成“照顾”一家人的人妻;从不识葱蒜,不进厨房的“公主”转换成能做出色、味、香、俱全饭菜的“宝妈”。
从此,像陀螺一样忙碌于家庭、单位、幼儿园、学校之间。
有多少男人能真正体会女人的辛苦?
又有多少女人在明白了这一切之后依然选择再赴“鬼门关”。
女人的一生是和孩子紧密相连的,他们为了与那可爱的宝贝相见,宁可忍受身体被“破坏”,不完美。也愿意无怨无悔的付出一切。
人生不易,每个人都是背负着艰辛前行。只希望岁月善待每一位女性。
在生死只有一线之隔的产科,愿我们每个产妇都被爱,被温柔以待。
愿每一个婆婆,每一位丈夫都能真心疼爱那个抛出性命为你生儿育女的女人。
当他们疲惫不堪、当他们在厨房忙碌、当他们为了孩子的学习辛苦付出的时候,愿每一位丈夫都能和他们并肩战斗。
愿每一个心甘情愿再过“鬼门关”的女人能平安顺利。
我们也要始终心存感激,做一个有温暖,讲道理的人,理解别人,善待自己的人。
女人们,请多爱自己一点。
最后,致敬那些二胎妈妈们。不论你们是何种原因,何种条件决定生的二胎,你们都是最伟大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