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视局部管理,忽略整体效益
班组是企业内最基本的生产单元,企业有多个班组。进行班组管理时,企业更容易注重单个班组的管理,却忽略了班组与班组之间的关系管理。
如果一个班组对自身利益的重视程度超过了对企业整体利益的重视程度,班组与班组之间就很容易出现恶性竞争,这样有损企业整体利益。例如,班组缺乏合作意识和大局观,消极怠工、人心涣散,以致企业凝聚力不强。
2.追求个人能力,忽视班组管理
在企业中,部分班组长虽然个人能力比较突出,但管理能力相对较弱,导致班组管理基础薄弱,管理不到位,员工执行力差。班组长本应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
但大多数企业为了整体效益,在确定班组长时,往往以工作能力为先,以这种方式确定的班组长可能缺乏系统的管理知识,管理能力也较为欠缺,只能慢慢增强。
3.追求经验主义,难以创新完善
很多企业的班组更习惯于依靠现有的经验来解决问题,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激励机制,只会依靠领导的安排和老员工的经验指导现场工作,而新员工无法参与班组管理。
过度依赖经验,使得班组的改进意识和创新意识匮乏,员工不擅长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不利于企业开拓进取,容易让企业与时代脱节。
4.考核与奖惩流于形式
在班组管理中,为提高员工积极性,企业大都采取考核与奖惩制度,但在实践中,该制度很多时候变成了“奖励流动制、惩罚必然制”,这在很大程度打击了员工的积极性。
员工发现,无论是否努力总会有奖励,无论是否进步必然有惩罚,加之很多班组长管理不善,经常出现弄虚作假、冒名顶替的情况,这些都将使员工的工作热情减退。
同时,很多企业的奖惩制度只是为了应付检查,且奖励形式单一,奖励力度过小,这样也不利于员工积极的工作态度的培养。
5.员工培训不够规范
企业及班组可能无法保证员工的培训过程和内容兼顾针对性和实用性,从而导致员工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1)培训内容空泛。一些班组在培训时,无法做到结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展开培训。很多班组开展的培训并不适应企业当下的文化需求,缺乏对行业及企业的深入了解,无法适应员工需求,只是泛泛而谈。
(2)培训方法陈旧,培训人员水平较差。很多班组的培训采取填鸭式的方法,导致接受度不同的员工无法得到有效的培训。
大多数基层管理人员的培训水平较差,个别班组长的培训水平甚至还比不上普通员工,无法承担班组的培训工作,使得员工在培训中昏昏欲睡,培训收效甚微。
对班组实施精益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如何有效地进行精益管理,需要企业各方面的协调与沟通。为改善现代企业班组管理的现状,班组成员要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企业也要做好主导工作。
明确目标和持续推动班组的建设,企业才能有效促进自身发展、提高效益、实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