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今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达到749万,比去年又增加22万,再创历史新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真难,就业工作真苦,让人感叹高校毕业生之多艰。
一般认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难在部分学校综合实力不强、部分学科重复设置和部分群体就业无门。
从学校类型看,1999年后新增本科高校、独立学院、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相对较大;
从学科类型看,法学、历史学、教育学等传统文科专业就业相对较难;
从就业群体看,部分女毕业生、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残疾毕业生就业渠道相对较少。
从教育自身看,主要是人才培养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毕业生“有业难就”。
从社会大环境看,主要是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岗位不足,毕业生“无业可就”。
特别是在经济增速换挡期和结构调整阵痛期,就业供求结构性矛盾异常突出,社会用人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一些单位唯文凭、重学历,部分单位招聘存在“萝卜招聘”、暗箱操作、性别歧视等影响就业公平的现象。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世界性难题。用多维视角和发展思维审视大学生就业难,不难看出现象背后的问题,也引发了诸多疑问和思考。
1 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了吗?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
然而,相关部门资源整合不够,缺少有效的协调机制,政策从“出海”开始便面临利益攸关方的博弈,甚至遭到利益既得者的抵触,创业扶持、落户定居、档案管理、人事代理、职称评定等配套措施滞后或落实难,致使就业选择面临制度约束。
譬如:按规定,各地要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简化反担保手续,重点支持吸纳大学生较多的初创企业。
据麦可思数据,目前中国大学生创业资金80%以上主要来源于亲朋好友,来源于政府和学校的近年来比例不足2%。
政策的生命在于落实到位,打通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确保政令畅通,关键就在于各级政府部门统一认识,明确目标,落实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真正把中央的关怀及时送到毕业生的心坎上。
2 部级联席会议制度实至名归了吗?
2004年,国家建立了由教育部、发展改革委、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人事部等10个部门组成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教育部为牵头单位。
2008年,国务院对教育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上的职能进行了调整,明确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为牵头单位。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组织协调,一定程度上破除了成员单位各自为政、闭门造车的弊端。
然而,囿于政府各部门条块分割,各部门更多考虑的是本部门的发展利益,部门之间协同管理出现缺失或缺位推诿扯皮现象并未绝迹,开发适宜岗位、培养使用人才、调整择业挂念、改善就业环境等应对措施却未开花结果。
譬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明确提出的五项任务,因涉及经费、税费等利益分割问题,至今未形成一致意见并落到实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3年5月下发的《关于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的通知》,也暂付阙如,并未真正惠及毕业生。
只有进行顶层设计,整合多方资源,强化责任落实,严格责任追究从政策、资金、规划等多方面通力配合,才能有效解决并不仅仅属于教育部门的就业难题。
3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了吗?
目前,高校招生、专业设置、培养模式、考试制度等仍未跳出计划体制的窠臼,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培养模式改革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部分高校毕业生知识结构和就业能力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不能很好适应经济提质增效、产业转型升级需要。
一些地方政府和高校定位模糊,盲目追求新增资源、扩大规模和提升层次,办学定位模糊、办学模式封闭、教学模式陈旧,服务地方经济和产业能力较弱。
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根据社会需要适时调整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把专业学习、职业规划、实践锻炼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渗透到日常教学和管理中去,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通过勤奋学习、品格锤炼、实践活动等途径提高综合素质,需尽快改变传统的评估激励机制,更加关注毕业生就业状况,用政策导向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扩大应用型人才培养比例。
4 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水平提升了吗?
2008年,教育部明文要求所有高校开设就业指导必修必选课,让学生真正地了解社会需求和自身价值,从而学会自我定位。
近年,虽然各高校都无一例外地开展了就业指导工作,由于缺乏统一的规范,就业工作人员的数量和素质都不能满足现实需求,就业指导、择业咨询等服务工作水平还不高。
就业工作人员扮演的角色是“信息员”“广播员”“教导员”“服务员”,还是特殊情况下的“消防员”,工作任务繁琐,心有余而力不足,支招多、解惑少,提供信息多、转变观念少,只能解决“获取工作”问题,却很难使学生“进入工作状态”。
就业指导不应局限于毕业生,应在学生入校之初就进行职业意识、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教育,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引导学生树立市场观念,缩小就业指导与社会发展及学生需求之间的距离。
5 基层就业成为潮流了吗?
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解决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有效途径,也是增长见识、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但当前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导向与效果不一致,存在工资待遇低、服务保障不完善、后续流动不畅、政策缺乏吸引力等问题。
麦克思数据显示,2013年到县区以下就业的毕业生占19.9%。很多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价值观和择业观,盲目追求大城市、大单位、高薪水,紧盯着党政机关及金融、电力等垄断行业,就业观念远远滞后于就业现实。
作为求职的大学生,固然需认清形势,对自身定位、职业目标、职业机会、发展区域等有清醒认识与理性判断。
更需要健全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服务保障机制,持续关心基层就业毕业生的成长与发展,落实好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等政策,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提高从基层就业毕业生中公务员定向招录和事业单位优先招聘比例,增强基层就业岗位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