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你好

        听说老先生要出书了,我早早的就期盼着。老先生是县城中学的语文教师,从教近四十年来,对小城的教育贡献很大,对语文教学的贡献,更是家喻拂晓。

      认识老先生大概是二十几年前我们刚来小城时。那时夫和老先生是同一所高中,老先生的妻子和夫朋友的妻子要好,我们就在夫的朋友家相遇了。这么多年的往来中,我们都是在一些打牌吃酒时有过交流,至于老先生在工作方面的成就,也只是从夫的口里或者别的朋友那里听得。小城的人们,凡是家里有孩子要读高中的,都巴不得分到老先生的班。老先生所教的学生都很敬重他,他对学生们也特别关心。

      老先生终于出书了,这在小城的文化人中间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老先生从教近四十年来,在语文教学方面的成绩是一直有名的,可是他的文学,却从来没有在公开场合露过面,大家都渴望老先生能写点文字公开分享,却一直没有寻到任何的蛛丝马迹。

      在老先生的新书发布会上,我终于以文学的视角一睹老先生的真容。站在话筒前的老先生高高的,瘦瘦的,黑黑的。他介绍新书的写作历程时,没用稿子,没有打扮。深黑色的拉链羽绒服,一条不相衬的浅色裤子,浓而粗重的头发,有点头重脚轻的样子。几分钟的分享介绍,老先生娓娓道来。他从书的结构到写作的背景,为前来参加分享会的爱好者们呈现了自己写这本书的初衷,没有过多的情绪渲染。或许老先生所有的情绪都倾泻在书里去了,在发布会上反而平静平淡。

        当他五岁的外孙女为他的发布会演唱起歌曲《明天,你好》时,在场的人们的情绪立即被激荡起来。主持人老张在偷偷的抹眼泪,听众席上的听众们也眼眶湿润着。五岁的童音在小小的会场里回旋,一群半老不少的男女听众在歌词中品味着生活。这首歌是送给每一个听众的,更是外孙女对老先生的爱和祝愿。

      其实老先生不老,可是终年的工作压力和家庭的过多不顺,压得老先生早早的就病了。一米七五的高个子,一头粗而硬的灰白头发,大有鲁迅的眉骨。老先生时常背着一个双肩包,带着一个深粉色保温杯,走到哪里都拄着拐杖。他不是脚不好,深度近视的眼睛加上糖尿病引发的眼睛后遗症,他的视力极弱极弱,拄着拐杖以免摔倒。双肩背包里有胰岛素注射器,即使在外面吃饭,也得餐前注射后才能进餐。

        这样一个病人,按理说应该得到家庭和单位的照顾才是。可是恰恰相反,老先生一直站在教学第一线。即使做行政工作期间,他也一直带班。去年某一段时间,因为工作上出了一点点意外,单位考虑到老先生身体不好,就劝他先休息,暂不进课堂了。老先生实在坐不住,又去学校要求 ,每周在大礼堂给学生们上两次写作课。有工作做的老先生充实起来后,心情也好了不少。

      老先生不是不忙,他自己身体极差,走路歪歪扭扭的。可是除了工作之外,他还得担任起家庭繁重的负担。据老先生在书中所述,他的妻子一直很胖很胖,带不了孩子。年轻的时候,老先生除了工作,每天还要带女儿。那时学校管理不严,很多时候的晚自习,老先生都背着女儿去学校上课。他妻子不持家,是典型的城里独生女,不会带娃,不会做家务。一次妻子把幼小的女儿带去娘家时,因为照顾不周,女儿把手伸进压面机里,指头当即压扁了。从那以后,老先生不敢怠慢,走到哪里都带着女儿,生怕她再出任何一点意外。

      老先生对待工作实在太敬业,女儿的学业就没多少时间陪伴。妻子文化低,虚荣心又强。女儿渐渐大起来时,他们希望女儿将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不至于像她妈妈一样肥胖,就送女儿去舞蹈班培训。那段时间他妻子很上心,整天陪着女儿去舞蹈班。转眼女儿小学毕业进不到小城最好的初中,老先生他们就去自己的学校说情,就在他们的高级中学产生了一个教师子弟初中班,顺利的解决了女儿就读初中的难题。

      女儿小学时学习基础差,老先生主动担任起女儿的语文老师,想着办法想帮助女儿把功课学好。恰恰是这段时间,妻子下岗了,整天待在家里的妻子无所事事,就专门找老先生的茬。她说自己一个人在家里害怕,老先生想到她从小娇生惯养的脾气,就接来婆婆陪伴她。一段时间后,她和婆婆有了严重的婆媳矛盾。并且,她对老先生的乡下亲戚们都不屑,从不让他们在家吃饭或过夜。老先生无奈,动员妻子去外面玩,她自己在家陪女儿学习,做饭洗衣。

      后来,妻子的精神时常错乱,迷乱了的妻子时常哭闹,寻死觅活。老先生不得不把她送到市里的精神病医院住院。三个月的精神医治效果如何暂且不说,一个精神病人对自由的渴望可想而知。当老先生听到妻子“我要回家!我要回家!”的喃喃细语时,他柔软的内心滴泪了。带着妻子回家后,女儿有了妈妈,老先生却多了一个要照顾的病人。妻子爱上了朗诵主持,为了转移她的注意力,他鼓励妻子积极练习主持人的角色。这样一来,语文专业的老先生又要忙了,妻子要求他帮忙写主持人的串词,还要他一遍遍的听她在家练习。有些时候,深更半夜妻子想着个什么,就会骨碌起床,拉扯着老先生,要他起来听她朗诵,弄得一家人昼夜颠倒,寝食不安。

      我们以为老先生的病已经不轻,除了工作,在家里应该有人照料着。一次邀约聚餐时,老先生在电话里说他在做饭,炒完菜马上就来。大家不解,那个时候才四五点,炒菜干嘛,莫非他在家吃完饭了再出来?后来一问,才得知他妻子根本不会做饭。老先生要外出时,就得做好饭菜才能走。有时出差,也要做好好几天的饭菜留在家里给妻子和女儿吃,他才能放心出去。

        命运真是会捉弄人,老先生的生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女儿中专还没毕业,早早的就恋爱了。老先生得知消息要阻拦时,女儿说她怀孕了。老先生无奈,只得顺从女儿的心意。然而好景不长,外孙女还没出生就开始闹离婚。夫家逼着大肚子的女儿去工地上捡拾烂木柴,捡不来连饭都得不到吃。在家视若千金的女儿遭受如此待遇,老先生肯定不允。女儿刚一生产,就把她接回贵州。从此,一家三代人,靠着老先生的工资生活,靠着老先生一人服侍。

        老先生也不怨,只要妻子乖乖吃药不闹事,他从没嫌弃过她。朋友们时常为老先生鸣冤屈,为他吃苦受累报不平,老先生也曾经动摇过。可是直到如今,老先生依然在照顾妻子,扶养外孙女。他说,在女儿身上亏欠的教育,他要在外孙女身上走一遍。他说,他的不幸是选择了这桩婚姻,妻子的不幸是从小被娇生惯养,女儿的不幸是过早成熟,外孙女却是无辜的。她得不到父爱,自己的妈妈又能力平平,扶养外孙女的责任,只得他来承担了。

        还好外孙女听话懂事,一曲《明天,你好》唱出了多少祖孙情,多少隔代爱?只有老先生知道。老先生不老,却已是一名退休先生。他的健康每况愈下,谁都知道糖尿病并发症的严重性。他是否会陪着妻子孙女一直走到最后?不知道没有了老先生,他的家将是什么样?老先生在聊天时一次次的说他活不过七十五。他说起这话时,大家都很伤感,都会心照不宣的转移话题。只希望如他外孙女的祝福一样。

      明天,你好,一直都要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有些爱,只能止于唇齿,掩于岁月——题记 又见到了表姐,一直视美如命的她生过孩子之后身材严重走形,她说现在连...
    小冷小姐阅读 431评论 0 4
  • 2018即将远去,漫天飞舞的雪花为我们作证。 这一年,经历了太多的生离与死别。父亲在与病魔斗争了8个月之后...
    晓檀阅读 208评论 0 0
  • 春雨绵绵,淅淅沥沥下了一整天,还没有停的意思。明天是女儿要去的新学校开学报到的日子。这是个普通的日子,又是个新开端...
    修心的彩虹阅读 378评论 1 11
  • 明天,你好 早晨的新闻里——看到魔都有可能在五一后复工复产的报道。 一个已经熟悉了的名词——“复工复产”,它预示着...
    天狼星_49af阅读 107评论 0 4
  • 2017,end。 But not the end。明天,你好。 其实问我2017都是干嘛,我感觉自己好像很没干嘛...
    bear灬阅读 31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