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在自己看来实际上基本上是不存在问题的,课程质量有了非常明显的提升,可以说,已经够上了一门好课的标准了,有着层次分明的结构,清晰的逻辑,平稳的节奏,整齐的板书。
其实细细回想,之前的讲课方式与现在的讲课模式差别不大,主要有两点:一是自己以前讲课有结构但不明确;二是重难点部分也可能就讲个一次,没有多次重复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
前者会产生的一个影响是,无法大规模地生产好课,只有有明确的流程、清晰的结构,才能在短时间内大规模复制同等质量的好课;后者影响的是不管什么样的知识点,都是拿来从头开始讲起,一直到结束,这样的课程实际上是没有用的。我们仔细回想,一个人的学习,尤其是补课这种,一堂课不明白的知识点实际上就那么一两个,只要把这个弄清楚了学生自己就搞懂了这道题。但如果你不重点讲这么一两个重难点,而是平均发力,又怎么能达到自己的教学效果呢,显然是无解的。
其实现在好奇的问题是,为什么上了一两年的课,以前怎么就没有发现重难点要重点讲,要多次重复讲,要举各种例子讲。也许,在数学上都是优等生,所以在我看来都不是什么难事吧。现在再看在这件事,是一个毛病,作为一个老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弄清楚重点和难点,并多次重复给学生,并用各种形象的、合适的例子讲给学生,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消化、理解。
但是,说是自己的课程质量够上了标准,其实还不够。现在面临的一个问题,如何能保证自己的课程质量一直都是这个水平,甚至是阶段性地提升,每隔一周再回头看自己录制的课程,都觉得以前的课程是垃圾,这会是后续思考的一个重点。
要提升自己的课程质量,还是四个方面:
1、课程的结构是否是适合学生思考一道题的,是否有助于学生理解?
2、课程的逻辑是否有瑕疵,每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清晰、准确?
3、课程的节奏是否平稳,给学生很舒服的感觉?
4、课程的呈现形式(声音、板书)是否清晰、易懂,能促进学生对信息的理解?
这四个问题中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都需要自己能具备一个学生视角,站在不同层次、不同学习情况学生的角度下思考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