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时间,作家陈清贫老师经常在朋友圈晒美食照片,和很多人到酒店遇到好吃的发朋友圈不同,他晒出的美味佳肴都是他自己做的,不但有诱人的成品图片,还有中间做的过程,甚至对菜名、调料做法,也一一配上了详细的文字说明。有时在家里招待亲友,他还要亲子下厨,多做几道菜,朋友圈里自然还会多几幅美食照片。
有人在他的朋友圈里评论留言开玩笑地说,“陈老师这是要改行,准备开厨艺培训班了?”陈老师当然没有改行,却真的有出版社要把他朋友圈内的美食美图和配文结集出版了。
陈老师著作和荣誉等身,桃李满天下,自然是行程满满,时间宝贵,怎么还有时间亲自下厨?不怕浪费时间吗?不但我如此想过,也真有人向陈老师请教这个问题了。陈老师还真在朋友圈的答复这些问题了。
陈老师答复的原文我找不到了,但意思却记得很清楚,陈老师先是反问那些有此一问的朋友,一年来除了工作都干了什么?然后列举了他最近一年来的成绩,除了正常的出书,办学,给学生授课,他还整理出版了自己的作品集,参加全国各地的各类文学大赛、征文比赛斩获无数大奖……。
看到陈老师的回复,我不禁一阵阵汗颜,陈老师从军报国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军人,当记者后成为一代大家,创立网校后桃李满天下,近来下厨做菜竟也达到专业水准,真是优秀的人,做什么都优秀。而我呢?我也喜欢写作,想写东西,我也喜欢书法,想练字,我也喜欢跑步,想锻炼身体,我也想通过法考,给自己充充电……,可是,每一次却都不能善始善终地坚持到最后,往往是想参加考试,复习一段时间感觉没有把握索性放弃了,跑步一段时间感觉工作比较忙就不坚持了,写一段时间小说或散文看不到收益又放弃了。
梦想其实谁都有的,可没有实现的梦想只能是空想,一次次的以自己工作忙,时间不够为借口半途而废,结果毕业十余年,兜兜转转忙忙碌碌间竟一事无成,乃至工作也不见起色平平淡淡。
我常想,如果这些年,我把自己的业余时间都集中到一件事上,或许会是另一番光景吧,如果我每天都能练练笔、练练字或者学一两个考点,我的这些想法或许早就该实现了吧。
无独有偶,在曾国藩的[《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的一封家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也令我不胜感慨:“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谚日:“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诸弟总须力图专业。如九弟志在习字,亦不必尽废他业。但每日习字工夫,断不可不提起精神,随时随事,皆可触悟。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专嗜否?若志在穷经,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义。则须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则须专看一家文集。作各体诗亦然,作试帖亦然。万不可以兼营并鹜,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切嘱切嘱!千万千万!……”
想我上学时,理科生中文科和文笔最好,工作后任职于一堆笔杆子间,自己是工科出身懂技术的,一段时间竟颇为自得,殊不知,十年下来,文笔长进不大,技术却近荒芜,年华流逝、岁月蹉跎,不正是曾国藩这封家书中所言“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吗!
2008年,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其新出版的畅销书《异类》中,提出了一个有趣的假设——从凡人到某个领域的专家乃至世界级大师,都有共同的必要条件,即至少1万小时的锤炼。这对所有领域的所有从业者都适用,没有例外。此后,“一万小时理论”在许多领域得到了验证,通过对古典音乐家、职业冰球选手和IT新贵们进行的长期跟踪调查,格拉德威尔最终与神经学家共同得出结论:人类脑部确实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去理解和练习一种知识或者技能,然后才能达到大师级水平。
这就是著名的1万小时定律,它告诉我们,大师们肯定都吃过大苦,每个人只要凑够一万小时都可以升级成他们那个样子。
比选择更重要的是专注,比三更眠五更起更重要的是坚持。
还有一句话说,“种树的最佳时间是十年前,而另一个最佳时间是现在”。
十年前,我没能坚持日更,但今天我决定开始日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