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出品:
作者:你赚得多
一位20年以上房产从业经验+A股、港股投资达人,关注我,每天分享多篇房产+财富干货,让你跑赢“同龄人”!
“恒隆集团”作为房企,市值和公司营业收入方面并不算大,但作为国内顶级奢侈品的最大业主,其“一举一动”无不牵挂着同行的关注。其公司每年年报,董事长陈启宗亲自写的信函,成为业界拜读的范例。
本人认为“恒隆集团”这些独特优势,国内房企学不来。
一、百亿营业收入中,近100%来自租赁业务
单是百亿租赁收入这个指标,目前国内上市房企(不含港资房企)中,就仅有华润置地的170亿和龙湖集团的119亿可以媲美。
但说到租赁业务占营业收入这项指标,华润置地仅占营业收入2071亿中的8%,而龙湖集团仅占营业收入2506亿中的5%。
大家知道,租赁业务的稳定性非开发业务可比。即使经济不好的时候,由于没有卖楼压力,不会“降价大摔卖”从而引起利润的大幅下降。也不会由于经济过热,为了所谓的“土储”而“追高拿地”。而国内房企“业务做大”的目标不变,每时每刻都要卖楼和买地,这样又如何抵御得了经济周期的冲击?
二、其租赁业务基本来自顶级奢侈品,具有极高的护城河
根据董事长陈启宗的介绍:
如果按人均的购物面积来说,国内非常多的城市购物中心已经达到饱和。即使如此,由于国内房企“租赁业务做大”的目标不变,还是持续开发新的购物中心。这完全可以预见未来国内购物中心竞争的惨况。恰恰相反,顶级奢侈品由于选址和对大业主的管理要求非常高,一旦开业,就极少搬迁。而由于城市容量,也不可能开分店(详细分析见上面图)。所以形成高门槛,具有极高的护城河。
三、業內做首家或首批公布業績的公司
根据董事长陈启宗的介绍:
陈总强调要做“業內做首家或首批公布業績的公司”,根据其业绩公告的日期:
1月31日能发表全年业绩,这样的效率的确不得不令人佩服。看看国内的房企,除了个别能发出业绩预告外,其他不是集中在3月底,就是4月底才扎堆密集发布。国内房企1月份的时间通常不是在忙“开总结会和作年度计划”,就是“心思已经在放春节假期”了,哪有时间在忙这个年报呢。
当然,恒隆集团也有不少缺点,比如集团层面多年没有进行股票回购,年度分红增长不大,还有就是股价还“一路向下”。
当然以上观点难免有所错漏,请各位切勿对号入座,更不要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如有违反,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