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三)


        结婚半年之后,我怀孕了。

      欣喜的同时,也有紧张,还有隐隐的恐惧。那段时间,总会想起来娘躺在板车上的情形。

      生孩子,等于在鬼门关走了一遭,这话说得完全有道理。

      命大的话,大人孩子都平安。如果遇到万一,根据这个时代的医疗条件,注定就是悲剧。

      那段时间,总是做噩梦。

      慢慢地,我自己劝慰自己,女人生孩子,就是瓜熟蒂落,哪有那么多万一?

      心绪平复之后,我就安静地等待宝贝的到来。

      3月28那天早上的八点,在村里接生婆的全力指导和辅助下,“哇......”,一声嘹亮的婴儿啼哭声,向所有人宣告,我的女儿平安来到这个世界。

      看着襁褓里那个皱皱巴巴的小人儿,我忘记了所有的疼痛,也忘记了恐惧。为母则刚,为了孩子,原来我可以拼尽全力。

      我给闺女起名叫姣姣。

      婆婆细心照顾我,还帮我照看孩子。但可以感受到,公公有点重男轻女,虽然没有说出来,可是自从孩子出生,他很少看孩子,更不要说抱抱孩子。

      也许是因为第一次当爹,王国安很稀罕自己的闺女,不管多忙,都要挤时间小心翼翼地把孩子托在掌心,一脸傻笑地看着孩子。

      等孩子几个月的时候,公公婆婆和我们分了家。

      一家三口的新生活开始了。



      娘家那边,我也经常去。爹看到我家闺女,也会高兴地抱过来高高举起。奶奶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把闺女抱在怀里,眼神中满是慈爱,就像看着小时候的我,自己的亲孙女。

      弟弟也长成了半大小子,但放学回家第一件事还是找奶奶。只要第一眼看不见奶奶,就一边喊一边各个房间去找。

      奶奶看见弟弟,还是会把他搂在怀里,从口袋里摸出一颗糖,或者是几粒焦香的花生米。看着弟弟吃得香甜的样子,奶奶眼神中满是宠溺。

      奶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出生三天就没娘的孩子,我来疼。谁要是让我的孩子受了委屈,我和他拼命!”

      王国安也算是踏实能干,农忙的时候在家种地,不忙的时候就打个零工,补贴家里。

      在闺女两岁多的时候,我又怀孕了。

      一家人满心期待,希望这次是个儿子。

      农村人,普遍重男轻女。谁家要是没个儿子,在村里总觉得比别人矮一头,低一等,也会被亲戚和街坊邻居看不起。

      在中国人的心里,有一种“根”的情结。他们认为,只有男孩才是家里的根,家里的苗。而闺女,迟早要嫁人。

        嫁出去的闺女,就是泼出去的水。

        感谢上苍,真的给了我一个儿子。

        皆大欢喜。

        公公婆婆经常来我们这个小院里来看孙子,我能感觉到,自从有了儿子,我,包括我闺女,在这个大家庭中都提高了待遇。

      古代讲“母凭子贵”,在现代,能生出男孩的女人竟然也会被人高看一眼。

      那个时候,好像还没有提什么计划生育。我就像一个生育机器,接连又生了一个儿子,一个闺女。


      总算凑成了两个“好”字。

      对我而言,家有儿女,热热闹闹一大家子,即使日子过的紧紧巴巴,但吃饱穿暖还不成问题。

      这样的日子,我很满足。

      如果,老天爷一直这么厚待我,那该多好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过来人说:“自己都不把自己当回事的女人,婆家人更不会把你当回事!” 诚然,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打下啥底是啥底! 新...
    清歌悠悠阅读 550评论 0 1
  • 感谢语音写写作,今天我来来说一说是我跟我婆婆还有我公公的关系,因为这一段时间因为说起来这这些事情,在很久很久以前,...
    朱嬿橦幼儿园创始人阅读 342评论 0 0
  • 三姨奶是奶奶的三妹,比奶奶小近20岁,比父亲大三四岁。他们同一年结婚,同一年有孩子,宋静比我大十一天。我有两个弟弟...
    寻你然后不见阅读 389评论 4 18
  • 1北漂 夏文提了行李走出北京的火车站,身上穿的是复员回来仅剩的一套绿军装,他要是再挣不到钱,连身像样的衣服都置办不...
    智者见智阅读 831评论 3 12
  • 郑重声明,本文为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秋夜渐浓,喧嚣了一天的小山村安静下来。秋分时节,是农村一年里最为繁忙的时候。成...
    梅开如雪阅读 3,194评论 24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