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十一点了,女人才拖着疲惫的身体从浴室出来。
来到孩子的房间,两个孩子睡得很香,均匀的呼吸声,形态各异的睡姿,女人给孩子盖好被子,回到客厅收拾好明天要用的工具,才回到自己的房间躺下。
这是一套两室一厅的小户型自建房出租房,因为是自建的,所以配套设施没那么齐全,屋里只通了简单的水电,简易的厨房和卫生间。当初为了孩子能到市区上学,特意从乡下搬到此处,因为这里离要上的学校比较近,孩子不用起早,不用太赶时间,最主要是租金便宜。
女人没什么文化,当然也没有工作,她是位全职陪读妈妈。男人在老家的乡镇上开了个修理农用车电瓶的小店,虽挣得不多,但也够日常开销。
开始一年还好,男人每个月会打生活费给娘仨,后来,很久也没拿一次钱,女人问他要,他就说生意不景气,没挣到钱。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女人不出去工作呢?哪怕去餐馆刷碗洗盘子,也能挣两千多吧。
女人很勤劳,也很能吃苦,倘若有合适工作,她是一定会做的,但是她去工作了,孩子的接送问题怎么办,两个孩子刚入小学,每天早上送去,中午得接回来吃中午饭,吃完饭睡个午觉又得再送去,下午放学再去接回家。
女人不是没想过去餐馆上班,餐馆虽说上班晚,但下班也晚,就算两个孩子送到托班,费用是一个问题,晚上谁帮忙接回家?
开始一两年,女人接了个做手工花的活,挣得不多,勉强够生活费。后来孩子大点不用接送,她又找了份家政保洁的活。
每天早上5点便起,快速洗涑完就坐到桌子旁,熟练的打开手工工具,做手工花。快7点时,她就开始准备孩子的早餐,叫孩子起床,吃完早餐娘仨一起出门,她到雇主家打扫卫生。
因为是自己接活,并不是每天都有活。没活的时候她就在家做手工。
男人不出钱也不出力,出气倒是很厉害。
女人想离婚,男人不同意,威胁女人,离婚孩子你全要,我养不起,如果给我,我就带回乡下,不上学了。
他这么说,也会这么干。这些年家里的兄弟姐妹都被他借了个遍,只借不还,谁见他都绕着走。(据说是卖什么家用清洁产品,砸了很多钱进去,旁人都劝他那是骗人的,可他跟魔症了似的,就是不相信,就是觉得能回本,能挣钱)
娘家人也不准她离婚,传统保守的思想,根深蒂固的落后观念,他们不顾女人过得好与否,在乎的只是外人怎么看他们,他们脸上无光。
都什么年代了,离婚还这么诲讳疾忌医,面子比里子重要。
女人觉得很累,心累,心里像压着几千斤重担,气都喘不出来。
家里明事理的亲戚劝她,再坚持两年,等孩子上初中,还是转回县城去读,孩子可以住校,周末的时候就回家,离家近点家里人会照看的。她便可以出去打工,些许能好过一点。
或许也只能这样了,女人叹着气心里想。
这个女人是闺蜜的一个远房堂嫂,我在闺蜜家见过两次,个子不管高,很消瘦,脸也蜡黄腊黄的,话不多,梳着少数民族发型,四十多岁,看着比实际年龄略微大些。每次听她说话我都听得有点懵,方言里参杂着苗语的音调,大多数的时候闺蜜会翻译给我听。
婚姻到底给了女人什么?
特别是基层的女人,部分人从小没有受到过什么教育,早早参与劳作,早早结婚生子。遇到负责任一点的男人,一起齐心协力经营家庭,养育儿女。倘若如闺蜜的这位远房堂嫂,这日子真的可以用暗无天日来形容。
一个人抚育孩子,一个人为生计奔波,生活中的大事小情都一个人面对,一个人抗,一个人活成了全世界。最累的不是身体的疲惫,而是来自家人的质疑,不理解,不认同,甚至还火上浇油制造矛盾,唯恐天下不乱。
这样的心酸与苦楚,我想只有当事人自己清楚,旁人是无法感同身受的。所以说:莫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站在道德至高点要求别人的人,真得离他远一点,怕雷他劈时央及无辜。我们改变不了什么,但是,别落井下石。
每个女人步入婚姻殿堂的初衷都是美好的,夫妻和谐,儿女乖巧,家庭美满,可是过着过着,怎么就偏离了最初的轨道呢?
不管眼下有多大困境,女人,都别放弃,遇到困难,就要越坚强越勇敢越要坚持不屑,守得云开见月明,困难一定会被你的韧劲折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