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接触这本书,是因为亚芳姐,请她来我们大本营分享的时候,她提到了这本书,可以作为了解心理学的入门,那大概是一年前。之后,我开始自己去学习心理学,考取了心理学的资格证书后,又被老师推荐去看这本书。这些从侧面说明啊,有些书,是无论如何都要看的。
书中的核心价值观:我们所有的行为背后的原因是“动机”的驱动,而不是我们认为的“因果”驱动。就这一点,已经让我感受到书本的不同。也揭示了阿德勒和弗洛伊德心理学角度不同,前者从积极角度分析过往行为对现实的影响,强调当下的认知对现在和未来的积极作用,出路是我们可以改变消极认知,积极的面对现状和未来;后者从因果的角度,以现实为出发点,不断深挖过往的一切,试图在过去中去找现实的着力点,出路是我们找到过去的根因,从而对自己的现在宽恕,继而走出困境。
我个人认为:"原因论"和“动机论”各有好坏,好处不用说,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楚现实界碰到的问题,给我们找到一个出口。不同在于,“原因论”将出口指向过去,“动机论”将出口指向我们的认知。显而易见的问题在于:“原因论”找到原因后,似乎没有答案,因为已经发生的事情,我们无法改变,所以我们对现在无能为力。而“动机论”呢,将原因归咎为自己的认知,改变认知就可以有不同。可是,人真的能改变吗?或者容易改变吗?当我们无法改变,又把原因归咎于自己的时候,是不是又增加了自己的负罪感?
还没看完,关于这个疑问等后面解决。下面通过例子来说明下,什么是“动机论”。
举例1:你不愿意出门,有社交恐惧症,一想到出门就手脚发麻,紧张,呼吸困难?
“因果论”认为这可能是你小时候受到伤害,被父母虐待,被小伙伴们欺负?童年有阴影,过往的社交经验中不愉快等等,这造成了你现在社交的困难。
“动机论”认为,你现在面临社交的一切困难,都是因为你有“就不想社交,不愿意面对人群”的需要,所以制造出了“手脚发麻,呼吸困难”的表现,趋于内在的这种动机,才有了外在的表现。
举例2:你对自己不满意,自卑,想变成A,想像 A一样:自信,勇敢,做事情果断。
“因果论”认为这可能是你需要爱护的表现,从小到大的生活环境中一直压抑,被忽略,缺爱,所以现在自卑,想改变自己。
“动机论”认为,你现在觉得自己不自信,不勇敢,做事情犹豫,都是因为你想变成这样。因为你不想受欢迎,不想被关注,所以表现出不被欢迎的症状:挑剔,脾气暴躁,难相处等等。因为有“不想被欢迎”的动机,所以才有了外在的表现。
以上两个例子简单说明了“原因论”和“动机论”的区别,可以感受下两者的区别。我个人觉得这个可以让我们在分析事情原因的时候,多一些思考维度,这或许是我们学习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