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上午,2017年义务教育入学政策正式发布。接下来的一天,解读政策的文章连续出炉,想必爸爸妈妈们的朋友圈中一定有类似的消息。处于幼升小和小升初阶段的家长们对政策实在是太敏感了。
政策的敏感程度和家长的焦虑程度成正相关,而家长的焦虑就来自一个难题:怎么进名校?
除去名校的光环,一所好学校到底能带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培养出的学生又有什么特点?
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名牌学校和普通学校之间的差距。
知乎上有一个被浏览了44万次的问题,用身边的故事讲讲中国的阶级固化现象?
最高票答案出自一位国家博物馆的讲解员。在两所学校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处于相似的环境并且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两种不同的表现当中看出名校和普校的区别。
普通中学的回合
我们先来看看这所普通中学的表现。
这所学校组织本校初二年级学生到国博参加课外历史课,因为路途遥远,结果比预定时间晚了1个小时才到。到了博物馆,带队老师开始组织学生跟随讲解员参观,而这时带队老师提出一个极其不合理的要求:所有人必须在20分钟内参观完,提前1个小时返回学校。
啊?其他学校的正常参观时间应该是2小时20分钟的。为什么一定要提前返校呢?
带队老师的解释是,他们要赶回去吃学校预订的营养餐,晚了是要付额外等待费的。惊了!原来在学校看来,营养餐的等待费要比在博物馆参观的价值更大。
在这所学校学习的初二学生,他们在参观时的表现又如何呢?根据现场讲解员的事后反馈,这些初二学生不论是基础知识还是表达能力:双低。糟糕到已经无法进行正常教学的水平。
著名小学的回合
再来是一所著名小学师生们的表现。
小学阶段是不必一定要带学生来国博参观的,而这所学校为了提升学生的知识视野自愿申请参加国博的课外历史课程。抛去名校的光环,这所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确实表现不同,甚至令人万分鼓舞。
参观至中午,这群五年级的孩子也遇到同样的吃饭问题:再不去食堂吃午饭,人家就关门了,下午的课就得饿着肚子上了。本来嘛,五年级孩子们都是长身体的时候,而且这所学校每周都有机会来国博一次。但是孩子们都表示要继续跟着讲解员参观,来不及吃午饭就不吃了。他们的带队老师一脸歉意,和讲解员解释说孩子们来一趟博物馆不容易,请老师理解,耽误讲解员吃饭非常抱歉等等…
学生们上课的状态怎么样呢?他们的知识储备和表达能力甚至超过了讲解员的预期。比如讲解员问到北宋之后是哪个朝代,一个小朋友竟然答道,伪楚。
伪楚,国号“大楚”,是在靖康之耻后,金兵南下扶植的傀儡政权之一,由北宋太宰张邦昌建立,但是由于北宋军民的反对,仅存在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
这绝对不是背背中国朝代表就能了解到的知识,而且这名小学生还能准确说出伪楚和南宋建立时间上的差别,以证明自己的观点。
这相当于什么水平呢?就像你问一个小朋友,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发生什么现象?你期待的答案是形成彩虹,结果小朋友答,会形成可见连续光谱,因为光的本质是电磁波,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同种物质当中的折射率也不同,自然光是由不同频率的光组合而成的,在通过三棱镜时发生两次折射导致不同频率的光分开...
我觉得不用再多说啥了。
回合结束
在这两种参观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差距还可能用个体差异来解释,但是学校之间的区别却表现得非常明显。
这两所学校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完全不同。一个认为学生多学习1小时不值得垫付等待费,于是缩短参观时间;另一个认为相同的时间,用来学习要比用来吃饭更有价值,于是把午饭时间让渡给了参观。
那么,家长在选学校的时候到底是在选择什么?出众的硬件、优质的师资、名校的资源、杰出的成绩这些都很重要,但是最核心的是这所学校和教师的价值取向、教育观念,因为这会影响学校和教师作出的每一个决策和每一个行为,当一个学校以提升学生知识视野、能力素养、体能情操为目标,并且愿意付出相应的代价,这所学校一定是所名校或者迟早成长为一所名校。
先有价值取向之别,随后师资、硬件、成绩开始拉开差距。
那么,在价值取向不同的两所学校中,学生之间的差距体现在哪里?恐怕最大的差距就在于视野的差别。有心的学校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博闻强识,而一般学校则用考纲把知识画地为牢。
视野有多重要呢?视野决定你看到什么样的世界。一个视野开阔的人,不卑不亢,懂得世界的广袤,也深知自身的卑微。具有包容心、同理心。能在平淡的生活中也能保持快乐和活力,保有精神上的自由。这简直是教育最美好的样子。
学校教育带给孩子的不应该只有牛气的成绩,更应该有宽广的视野。
人生很长,对于孩子来说,学校教育只是成长当中的一环,如果真的错失名校也不要紧,想要提升视野,孩子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
读书
读书的重要性大家都懂的,想要增长见识,保持高水平的阅读量是绝对必要的。从小开始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可以让孩子受益一生。孩子读书不宜难,养成阅读习惯,形成个人的阅读兴趣,阅读就有了内驱力。
公开课/演讲
信息时代,学会利用优质的网络资源绝对可以胜人一筹,其中公开课和讲座是出现优质内容的“高发地”,而且有不少课程是面向孩子的。比如优秀的演讲平台TED就推出了教育频道TED-Ed。
博物馆/科技馆
博物馆和科技馆就是每个人都能使用的“视野扩展器”。可以说,它们存在的价值就是为了提升我们的各方面视野!一个乐于提升视野的人一定是个展览爱好者。
旅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古至今,旅行都是最让人长见识的方式之一。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体验未知的生活,去感受风土人情、花虫鸟兽,你对世界的眼光一定与从前不同。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道——
古人之观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带孩子冲出舒适区,扩展视野、放大格局、提升高度。
END
文中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