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晚上21点左右的时候,我在院子里洗脸。无意中听到了邻居和儿子的对话,因为平房不隔音,他儿子声音又大,不故意听也能听得到在说什么。
在邻居和孩子的交谈中,我意识到一些问题。情形是这样的,他回来的时候,他妈问他你自己跑回来的吗?他说不是,走回来的。之后他和他妈说,今天中午我忘记带卫生纸去学校了,憋了一下午屎。
【感受】父母太溺爱孩子了,孩子没有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妈妈问的问题,证明她觉得自己的孩子怕黑,不敢自己回来。孩子的回答说明了是妈妈想太多了。
相信孩子,主动去了解孩子的想法。不要自己主观的代入孩子的思想。她觉得孩子怕黑,不代表孩子真的怕黑。
孩子的行为表现有点不懂得变通,不会求助或者不敢向别人求助,侧面看出孩子自卑,语言表达能力弱。
这个事情完全有好几种方式处理,比如和同学去借,和老师去借。实在没有勇气也可以用自己的本子擦屁股,即使有点剌屁股,但也不失为一种解决方式,孩子却选择了最笨的方式忍着。
通过日常的小事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鼓励孩子。
不要怕孩子摔倒,摔倒了也没关系,让他自己站起来试试。孩子处理完毕之后,告诉他什么情况下是需要自己处理的,什么情况下需要求助别人。
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让孩子写日记,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报一个口才培训班。
想起了有一次回初中母校的时候,也是想上厕所但是忘记带纸了。那时候学生在上课,无处可借。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去了政教处,和政教处的老师借的。
现在依然能想起来,当初去借的情景。我敲了门进去说老师借点卫生纸,那个老师有点吃惊,愣了一下给我弄了好长一截纸。
读中专的时候,是在老家读的。我们家在山脚下,基本都是顺风去学校,逆风回家。我体重很轻,不过百,顺风的时候被风吹着跑,逆风的时候寸步难行。
学校是寄宿制的,只有我是跑校生。有一天晚上最后一节课是美术课,美术老师和我家是顺路的。半路回去的时候碰巧遇到了,他和我打了一个招呼,问我要不要载我一程?
我拒绝了,说不用。即使风很大,很难走,我也没勇气坐老师的摩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