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抑郁症
最近心理咨询接了第一个案子,初二女生抑郁症。
为此,我最近关于抑郁症的书和资料看的比较多些,还听了两遍梅子老师发的得到课程,《抑郁症医学课》,也算是初步对抑郁症有了些了解。
先来了解两个概念:
1.抑郁:
是个人(如愿望,能力等)被否认或者预期被否定之后的情绪体验。
抑郁是一个正式用语,在生活中许多词都可用来表达抑郁的意思。如郁闷,忧郁,郁郁寡欢,沮丧,哀伤,伤心,难过等。
2.抑郁情绪:
是一种很正常的情绪状态。人遇到好事就开心,遇到坏事就不开心。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这些都是正常人能体验到的情绪,对正常人而言,出现抑郁情绪也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
3.抑郁情绪的结构:
三个组成部分:
一,情绪体验,如喜怒哀乐。
二,认知,如愿望是否满足,事情是否是自己所期待的认识。
三,相应的生理变化,主要是自主神经系统所控制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改变,以及神经系统的改变等。
按照美国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简称为DSM,第五版修订版简称DSM-5)的标准,抑郁症有九项症状,其中第一项与第二项为核心症状。
(1)几乎在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里都心境抑郁,主观体验为悲伤或空虚,经常被他人观察到流泪等抑郁表现。
(2)几乎在每天大部分时间里对所有活动的兴趣或者愉悦感都显著降低(主观体验或他人观察到)。
(3)没有节食时体重明显下降,或体重明显增加(例如,一个月内体重变化超过5%),或几乎每天都有食欲减退/增加的现象。
(4)几乎每天都有失眠或者睡眠过多的情况。睡眠问题是抑郁个案的常见表现。
(5)几乎每天都有精神运动性激越或迟滞(不仅主观感到坐立不安或迟滞,而且别人也能观察到)。
①精神运动性激越指病人不断地活动,不知道休息,不停书写,走来走去,不断呻吟等。
②精神运动性迟滞指病人看起来非常疲乏,姿势常常是停滞的,运动缓慢而审慎,说话声音低沉,犹豫不决,回答问题需要长时间的停顿。
(6)几乎每天都感到疲倦或缺乏精力。除了情绪低落或兴趣减退以外,缺乏精力或疲乏也是抑郁障碍典型的症状,抑郁个案常常感到精力不济、体能下降。
(7)几乎每天都感到自己无用,或者有不恰当的、过分的内疚(可以达到罪恶妄想的程度:不仅是为患病而自责或内疚)。如果咨询师询问抑郁患者,可以发现他们对自己的评价低,往往觉得自己无用,进而产生内疚感等认知。
(8)几乎每天都有思维能力或注意力集中能力减退,或者犹豫不决(主观体验或他人观察到)的情况。精力下降的具体表现是注意力不集中和思维能力下降,也就是在思考问题和做事情的过程中反应慢,常常走神,工作或学习跟不上节奏,效率下降或出差错。
(9)反复出现死的想法(不只是怕死),反复出现自杀的意念但无特定的计划,或曾自杀未遂,或有特定的自杀计划。由于抑郁体验让患者感到非常痛苦和绝望,相当一部分患者会产生自杀的想法,甚至付诸实施。
从认知行为疗法的角度,我们可以把症状归纳为下面五个方面,从情绪体验、行为表现、认知观念、体能与能力和生理状态来判断抑郁的程度和症状范围。
情绪体验:心境抑郁,缺乏愉悦感。
行为表现:激越或迟滞。
认知观念:无价值感,缺乏自信心和自尊,不适当的内疚,存有自杀或想死的念头。
体能与能力:疲劳或精力不济,思维能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生理状态:失眠或睡眠过多,食欲减退或增加,性欲减退等。上述抑郁症状的表现,主要是根据成年患者做出的,其他年龄阶段患者的抑郁表现,会有所不同,大家需要注意这一点。
幼儿的抑郁症状常常表现为不吃东西;
稍大一些的儿童则表现为冷漠和不活跃,或者表现为更为严重的分离性焦虑—孩子严重地依赖父母,拒绝长时间离开父母以至于不能上学,受死亡或对父母死亡的恐惧的困扰。
青少年的抑郁症状最常见的就是恼怒、违拗,停止抱怨那些自己被忽视和不被理解或不被欣赏的人和事,也可能出现反社会和药物滥用的行为。
老年人的抑郁症状则主要表现为缺少愉悦感和动机,表达出无望感,以及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也可能伴有幻觉和妄想。
从认知行为疗法的角度看待抑郁症,我们可以乐观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