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宁国公和荣国公,谁的爵位地位更高?
文/肥猪满圈
各位好,此号新开不久,阅读前请关注,我保证每一篇文章都对的起您的关注。感谢!
我们都知道,《红楼梦》里贾家是俩家,或者说是两户人家。贾母,即史老太君,是两家的最高长着,是宁荣两府丰厚的文化遗产,贾母历史悠久品味众多 受人尊崇 和蔼可亲 知人善任 品质优良 与众不同,也是宁荣二府的老祖宗,辈分最高者。实际上贾母是贾家第二代荣国公贾代善的遗孀,他也是荣国府袭爵者一等将军贾赦和袭产者工部员外郎贾政之母。是宁国府得道高道弃权者贾敬的婶子,是宁国府袭爵者三品威烈将军贾珍的叔母。这个称呼不一样啊,我老家叫老奶奶,书面称呼叫什么我还真不知道。总之贾母是贾珍的爷爷贾代化的弟媳妇,比贾珍大两辈儿。
我们说宁荣二府,宁在荣前,因此感觉上,宁国府的级别比荣国府高一级的感觉。
实际上贾家始祖是哥哥贾演和弟弟贾源,两兄弟作战勇敢战功卓著,因此两人才被封公。但是因为哥哥是贾演,弟弟是贾源,因此在家族来说,肯定是哥哥大。所以,您看了吗?贾家祠堂在宁国府,也就是在贾演家,过年过节,祭祀祖先,荣国的爷们儿娘们儿,包括老祖宗贾母,都得去宁国府,主祭人贾敬。
其实就是两兄弟,老大和老二,老大家永远为大,简单说就是这个意思。中国古代是嫡长子继承制,因此,嫡长子也是族长。因为长房贾演是老大,嫡长子,因此,祭祀这种绝对大事,必须得贾演的后代来代代传承。
即便二房贾源的官儿当的,可能比长房贾演的官儿还大,但是在家族事务上,弟弟说话永远不如哥哥,弟弟必须得听哥哥的。
比如说啊,贾珍的儿媳妇秦可卿死的时候,贾珍用义忠亲王老千岁的棺材板来妆殓秦可卿,叔叔贾政说这恐怕不好吧?不合适,此物非常人可用也!但是贾珍不听,贾政也便不再说话。尽管贾政是叔叔,贾珍是侄子,但是对于贾家家族而言,贾珍是族长。家族的事儿,贾珍说了算。
我们都知道,在《红楼梦》里,贾府是一门双公,长房贾演被封为宁国公,二房贾源,被封为荣国公。
贾家始祖第一代哥哥贾演和弟弟贾源,因为战功,都被封了公爵。公爵对于中国古代非皇族而言,已经是最高级别了。
我拿清代,比如乾隆时期举例啊,清代公爵一般分为奉恩镇国公和奉恩辅国公,以及不入八分镇国公和辅国公。
大战之后,兄弟俩都立了战功,哥哥贾演被封为宁国公,弟弟贾源被封为荣国公。但是,哥俩的公爵,实际上是不一样的。
以大清为例啊,我们都知道清初有8大铁帽子王,就是世袭罔替,永远不降。第一代王死了,第二代还可以承袭王位。后来又增加了4个王,等于大清一共是12个铁帽子王。
但是,大清的公爵,一般是世袭序降的,也就是一辈儿降一级。因此,我们读《红楼梦》,觉得有点奇怪,那就是贾家第一代弟弟贾源的这个荣国公,到了第二代,也就是贾源的儿子贾代善,贾代善就是贾母的丈夫,贾赦和贾政的父亲,竟然又袭爵了一代荣国公,这不没降吗?
而贾演这一支脉的第二代即贾代化,也就是贾敬的父亲贾珍的爷爷,咋就降了一级呢?贾代化继承的爵位为一等将军,官职是京营节度使。也就是脱离超品,进入正一品官职了。
而荣国府第三代袭爵者贾赦,也是一品将军,和堂叔贾代化一个级别。这就看出来,同样是递降,但是贾家第二代,就不一样了。
这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荣国公在起初被封公爵的时候,就比宁国公高了一个品级。弟弟贾源是荣国公是镇国公,而哥哥贾演的宁国公是辅国公。
因此才有了宁荣两府之第二代,镇国公贾源的儿子降一级,成为辅国公贾代善,也即是贾母的丈夫。而当初封公的时候就被封为辅国公贾演的下一代降一级,贾演的儿子贾代化,就成为一等将军了,正一品,不是超品了。
因此说,贾家始祖贾演和贾源,尽管同因战功被封为公爵,但是实际上俩人的爵位还是不同的。弟弟贾源的镇国公明显高于哥哥贾演的辅国公。
其实《红楼梦》到了贾宝玉这一代,贾宝玉的大爷也就是大伯父贾赦的品级还是非常高的,贾赦袭爵,一等将军,正一品武官。
贾家始祖第一代哥俩同样作战勇猛,但是很显然弟弟贾源的战功大于哥哥贾演因此俩人所封之爵位不同。而且,两家人的田庄土地也有不同,荣国府的田庄地亩肯定大于宁国府。
《红楼梦》里有个人物叫焦大,一个老家奴。《红楼梦》原文,贾珍是夫人尤氏说的:“从小儿跟着太爷们出过三四回兵,从死人堆里把太爷背了出来,得了命,自己挨着饿,却偷了东西来给主子吃,两日没得水,得了半碗水给主子喝,他自己喝马溺。不过仗着这些功劳情分,有祖宗时都另眼相待,如今谁肯难为他去”。很显然,焦大救的人是宁国公贾演。
宁荣二公有此家业,其实都是用命换来的。可以说两兄弟血染沙场,九死一生、险些战死。天下太平之后,皇帝论功行赏,因此俩兄弟才得了公爵,仅是弟弟比哥哥高一个等级。
《红楼梦》的写作手法叫“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不明写,但是处处都是线索。
再比如说可证明荣国公比宁国公高一个等级的实例,还是秦可卿死。秦可卿的丈夫捐了一个五品龙禁尉,关于官职是这么写的:“祖,原任京营节度使世袭一等神威将军贾代化,祖,乙卯科进士贾敬,父,世袭三品爵威烈将军贾珍”,如果再加上一句就是“夫,五品龙禁尉”贾蓉也。
再比如说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和贾雨村介绍老婆家人的时候说:“大内兄现袭一等将军,名赦,字恩侯”。还是可以证明荣国府第三代和宁国府第二代同级,都是一等将军。
《红楼梦》的清虚观打醮,清虚观的住持张道士和贾母说“宝玉长的,和国公爷是一个稿子”。贾母也说,宝玉像他爷爷。这里的国公爷,指的的贾母的丈夫荣国府的第二代掌门人辅国公贾代善,可不是第一代镇国公贾源啊。张道士和贾母,是不敢这么说贾源的,这属于大不敬了都。
再比如宁国府一处庄园的“”包工头”乌进孝过年进贡,贾珍说你这是来打擂台的吗?就这么点玩意儿我咋过年?乌进孝说:爷嫌我这少?那边,指的是荣国府,田庄地亩比你们多几倍,今年也是这点玩意儿。意思是,荣国府那边,更不好过年。
这里也暗示,当初皇帝赏赐的田庄地亩,荣国府比宁国府多好几倍。
《红楼梦》的人物,用谐音的特别多,乌进孝,就是无尽孝的意思,不尽孝,不孝顺的意思,就是不是个好人的意思。
还有比如贾政,就是假正经的意思;甄英莲,真应该可怜;霍启就是祸端起来的意思,祸起萧墙的意思;娇杏就是侥幸的意思;冯渊就是恰逢冤情的意思;秦可卿和父亲秦业弟弟秦钟的谐音都不好,情可倾覆,倾洒;秦业,业障深重;秦钟就是情种,死在情上;单聘仁谐音就是善于骗人;詹光谐音就是沾光发财的意思;卜世仁就是不是个人没人性的意思;卜固修就是顾不上羞耻,不要脸的意思。
其实《红楼梦》的谐音梗,是跟《金瓶梅》学的,《金瓶梅》里的比如李外传,谐音多明显,里外都赚钱;谢希大谐音邪气大;吴典恩谐音就是一点恩情都没有;时常节就是时常借钱;云离手,您琢磨琢磨,云里雾里的手,能是好东西吗;钱劳,其实不就是捞钱吗;孙天化,说白了就是吹的天花乱坠不办实事呗。
所以说,《红楼梦》是个好玩意儿,没事儿研究研究,真的,挺有意思的。
至于有人说,研究《红楼梦》能当饭吃吗?当然当不了,就一乐趣罢了。
就到这儿,感谢大家!
肥猪满圈老李
07042023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