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对《大江东去》太痴迷了,第一部的第二遍看起来都没有很多想翻过快进的,因为有太多东西在第一遍电子版的时候只看情节了,没有关注到太多细节,所以,第二遍读依然爱不释手,也有很多东西可以对比参照,找到自己的不足。 ---- 觉得有继续读的必要,就下单买了一套。
1
宋运辉初中毕业之后,为了能有读高中的机会,选择了去插队一年,后来政策变动,可以直接报名高考,于是初中毕业之后插队一年的宋运辉考上了大学,而班里其他同学都比他年龄大很多,毕业工作后也是同一批毕业生里面年龄最小的。
因着聪明好学、勤奋努力,掌握技术扎实,被选为3人小组的负责人,另外两个人年龄比他大,工作拖拉,不服管理,不工作。
宋运辉为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制定了工作任务分解表,详细标明每个人每个时间段的工作内容,做完每一项直接打钩,最后一列备注里填写完不成的原因,最初执行时时时关注另外两个人的完成情况,有拖拉的情况,就骂人,但骂人也是有技巧的,不要人身攻击,不要骂让人抓住把柄的话。
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呢?清晰简洁明了,自己把控整体进度,每个人也能明了自己的任务,能有效避免磨洋工的现象出现,领导看到后也及时推崇,引以为例
2
宋运辉成为了新车间新技术不可替代的人之后,面临了两个选择:一是按部就班地工作生活,巩固十拿九稳的成就,一个是条不明前途的道路,完成投建新车间之前的设想,那是他的青春、他的理想、他的智慧。
按部就班地从车间副主任升到车间主任,再赚点资历,让自己显得老成一点,担任分厂的领导、总厂的领导,然后。。。。一直到头发花白,做个文中的宋厂长,闲时钓钓鱼,揩厂里的油自己打家具。生个孩子抱着宠着养大,学着别人嚼舌根,成为小道消息传播的一道环节,这样的人生,不是他的理想和追求,想想都可怕,于是不断学习进取、停不下来的宋运辉选择的第二条路,他要用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实现自己的理想。
看到这儿时,突然想到,这两年感觉是停止成长的节奏,根本想不起来有什么可以值得骄傲和纪念的事情,明明空余时间不少,却总也没有找到有意义的事情,说起来太无趣了,太没成就感了,这是不是也和宋运辉面临的第一种选择一样,一眼就能望到老,都说环境能影响一个人,哪怕你多么尽力地去避免,你可以独善其身,但你改变不了别人,快有些受不了这样的节奏了。
3
不用总是羡慕别人的工作和生活,觉得别人什么什么都好,自己为什么不行呢?为什么不行?难道自己不知道么?只是很多时候自己不愿意直面自己的问题罢了,有时候还真得需要外界的刺激。
前两天,问同事的学习方法时,提到了“拉长战线,做好计划”的事情;今天的晨读,讲了作者为女儿制定的“大三期末考试GPA达到3.5”的计划,听到这段的时候,就更确定自己问题出在哪儿了,老是想不起来自己空闲时间做什么了,也不知道这两年都做什么了,你都没想着计划做什么怎么会记起来呢,你都没有严格的要求自己你怎么会有值得骄傲和纪念的事情?
不要给自己借口说不知道什么事情要多长时间,谁都不是一开始就知道的,刚毕业的时候会纠结于某项任务完成需要多长时间,后来也能顺顺当当地把任务分派下去取得不错的效果,为什么?因为你自己去做了,知道需要多长时间,知道会遇到哪些问题,知道怎么解决问题,你在成长,所以,不会觉得空虚,不会想不起来当时做什么事情了。
但是这两年,变换工作环境之后,基本不用动脑子,任何一项技能,疏于练习,都会退化的,动脑也一样。
好不容易积攒的技能,不能退化,那就好好计划一下怎么保持、精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