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有一位象牙塔里的教授成了网红。他的课程全网播放数亿次,点赞超千万,连《人民日报》都专门发文赞他“红得有理”!这位老先生就是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戴建业。
戴教授不但讲课风趣幽默,而且文笔也机智优美。他自信地说:“我写的比我讲的更有趣!” 教授有没有吹牛呢?来读读这本《戴建业精读世说新语》吧,你一定会边读边大笑,根本停不下来……
《世说新语》由刘义庆招集当时的有才之士是一起搜集整理、加工、润色而成,主要记述东汉后期至东晋末年士人的言行逸文,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它一向是文人的清供雅品,而戴教授却用他独有的才情和智慧,使这本古籍有机会走向了社会大众。
《戴建业精读世说新语》是一本杂文随笔。戴教授精选了《世说新语》当中120多篇名文,采用文本细读的方式,不但向读者展示了魏晋名士的精神风貌、原文语言的优美机智,同时也结合现代人生活,表达了个人的观点与思考,语言流畅幽默,真正做到了“有识有趣”。
以下随手选择几则小文,供大家鉴赏为乐~
一、现代人戴着面具装风雅,魏晋名士却率真得让人笑掉大牙
先说两个故事:
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个吃货——
这篇小文讲的是一个叫罗友的湖北襄阳人,从小爱吃,胃口特别好,可是家里没钱没权,只能到处蹭饭。小的时候,他蹭乡邻的饭,后来长大做了官,不但没有收敛,反而胆子更大,干脆去蹭上司的饭。
一次罗友的领导桓温为别人践行,罗友说有公事要请示,所以也来了。但直到宴席都快结束了,他也没有找领导请示。后来罗友起身要走,领导追问他:“你不是说有事要问我吗?”谁知罗友却说:“听说白羊肉特别好吃,可我还没吃过。知道您今天的宴席上会,所以我来尝尝。说有事请示其实只是个借口,现在我吃饱了,还待在这干嘛呢?”说完转身就走,脸上没有一点羞愧之色。
罗友的这种做法在现代人看来实在是有失身份——为了一口吃,也太没出息了吧!但是在当时,他却被认为有“大韵”(所谓大韵,就是格调和风度)。因为罗友嘴馋就去讨吃,遇上美食也毫不客气,而且吃完就走,从不掩饰对吃的热忱,也不装清高。可见在当时的年代,人们更加追求坦然率真,适性任情,而对于官场客套却大不以为然。
第2个故事讲一个急性子的人吃鸡蛋,更有趣——
一个叫王蓝田的人想吃鸡蛋,就用筷子去戳它(可是想戳中很难的好吗),所以鸡蛋滚开了。于是王蓝田急了,他把鸡蛋高高举起,然后死命地摔下去,想把鸡蛋摔碎。可谁知道鸡蛋不但没碎,还在地上不停地打转,好像在向他示威。
王蓝田更气了,他想置鸡蛋于死地,就用木屐齿碾碎这个鸡蛋。可是因为魏晋人穿的木屐只前后各有一齿,中间是空的,所以鸡蛋正好滚到了两齿中间,躲过了一劫。王蓝田恼羞成怒,把鸡蛋从地上捡起来放在嘴里嚼碎了,然后愤然地吐了出去!
现代人读古文,最发愁的就是读不懂。戴教授通过生字、难字的逐一讲解,再加上自己的领悟,把个50多字的小文讲得非常有画面感。读者仿佛看到了王蓝田的怒气在逐步升级,忍不住哈哈大笑。
魏晋士人一向以从容不迫为雅量,以不露喜怒为修养,那么王蓝田这种喜形于色的样子,当然算不上有修养。但是谢安却认为他“掇皮皆真”(意即剥掉王蓝田的皮都是刚直率真的),可见对他这种剖肝露胆的真非常赞赏。
无论是罗友还是王蓝田,他们的行为表现在今人看来实在有点超出常规,甚至可以说是丑态百出。可是在魏晋时代,为什么却被奉为特立独行的名士呢?
戴教授指点说,这就需要我们去了解东汉末年的时代背景。当时的统治者嘴上宣扬儒家名教,可实际上却行径残忍,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说一套做一套。所以这种说教就越来越没有市场。人们不但不再信奉膜拜,而且非常反感抵触。大家就从过去的一直恪守儒家道德操守、气节,转而追求人内在的才情,个性与风度,而这两个故事就是当代士人追求的真实写照。
如果没有高人领读,读者只是沉浸于故事,至多笑笑也就作罢了。但有了戴教授的解读,读者即被引领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为什么现代人追求个性,渴望个体的精神超越?还不是因为过分在意别人的眼光,处处自我设限?是时候摘下装风雅的面具,让自己透透气了!
如此看来,在追求理想人格的精神层面,其实古今相同。当然在如何行事方面,我们还是要考虑今时今地的状况。如果你竟然直接去效仿罗友的蹭饭行为,难免落得个荒唐可笑,不合时宜,更有甚者丢了工作,那可就真成了“死读书,读死书”的“典范”了!
二、关于仪式感,现代人循规蹈矩,魏晋名士却洒脱随性
这个小文讲的是阮籍和晋文王司马昭等一起进餐,虽然还在为母守孝,但他却又喝酒又吃肉,毫无禁忌。司隶校尉何增很看不惯阮籍的做法,就当着他的面儿对晋文王说:“这种重丧之下还敢饮酒吃肉的人就应该被流放,才能端正天下的风俗教化!”谁知司马昭却大不以为然,他说:“你没看阮籍因为母亲去世太难过,已经消瘦虚弱得不像样了吗?你不能跟我一起为他担忧,还说出这种话来?!”而阮籍呢就好像没听见他们的对话,仍在不停地吃吃喝喝。
阮籍是“竹林七贤”之一,主张不为礼教所束缚。他的理论对同为“七贤”的王戎影响很深。《世说新语·德行》当中把王戎和和峤做对比,讲述两个人同时遇上父母去世,和峤连喝粥都要量米,不敢多吃;可王戎却酒肉穿肠过。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和峤面色红润,而王戎却骨瘦如柴。当时的人们更赞赏王戎,只因和峤虽然不越礼数,却是在“装”,而王戎则是悲伤难以自拔。
可见,阮籍、王戎他们只是反感礼节的虚伪,看重的是人间的真情。
之后戴教授也在解读时吐槽说,自己耐着性子看完了《士丧礼》后,了解到当时的礼节不但写明了男女的服饰,甚至连什么时候哭 ,怎么哭,怎么“代哭”都规定得明明白白,非常严格,其繁复程度真让人连死的心都有了!
其实所谓的仪式感无非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表达真情实感,防止做事过于草率。可如果所有环节都固化为机械的流程,变成繁文缛节,则不但无法让人充分表达感情,反而成为了沉重的负担,为人们增添了更多烦恼。
一想起那些环节繁琐的婚礼、葬礼,冗长难挨的毕业典礼、各种开闭幕布仪式,读者会感受到呼唤真情,反感呆板礼节的心古今相同。在戴教授的引领下,我们再次通过阅读与古人产生了共鸣~
第三,教育孩子到底难不难?若论方法贵在“常自教儿”
这个故事讲的是谢安夫人埋怨她的丈夫从来不教育孩子。谢安的回答只有五个字,却非常耐人寻味——“我常自教儿”。这表明谢安的教育理念是“身教胜于言教”。
戴教授解读时讲到,现在的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其实都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他们有的严加训斥,有的苦口婆心,虽然态度不同,但教育方法却一样,都是言教。而教育完小孩要好好学习、安心读书之后,扭脸就去追剧、打游戏、或者没黑没白打麻将的大有人在。
其实不管是名门望族还是寻常百姓,父母希望儿女成龙成凤的心都是一样的。但是要想教育出好孩子,比言教更重要的是身教。如果你总是老生常谈,那么你说的话孩子不一定能听得进去,但你做了什么,他们却真真切切地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会不知不觉受到影响……
四、人究竟要怎样活一世?当重视过程,追求快乐
这个故事极短,讲的是顾恺之倒吃甘蔗的趣事。大多数人吃甘蔗都是找最甜的几节来吃,可顾恺之却从最不甜的地方吃起。当人们问其原因时,他答道:这样才能越吃越甜。
顾恺之的这种“渐至佳境”的吃法正好契合了中国人“先苦后甜”的人生态度。但戴教授对此却有不同的看法。
他说自己一听说要受罪就打心眼儿里犯怵。而那些名句,什么“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肌肤”、“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他认为所传达的生活态度都过于功利。
人生如此漫长,如果只看重最后一瞬间的结果,却忽略了其中长达几十年的生命过程,实在是得不偿失。所以,教授崇尚将学习和工作都当作乐事,并按此行事。因此,我们才有机会看到如此妙趣横生的文章,懂得无论什么事,它的有趣与无趣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做事的人。
一个人
如果能一生都做喜欢的事情,那实在是有幸;
如果能让喜欢的事一直保持新奇有趣,那需要才情;
而如果竟然还能把自己喜欢的事分享出来,并引发别人的兴趣,那就需要智慧和能力了。
以上这些,戴教授都做到了——他在过往的人生岁月里,一直把自己的学术研究当成乐事,以一贯严谨的学术态度不断求新,同时又将潇洒乐观的人生态度带入其中,从而使自己的教学风格活泼风趣,进而引发在校学生,甚至社会中人对中国文化的关注与喜欢,“无心插柳”地成了一个古典文学研究的传播者。
常常有人追问:我们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
《戴建业精读世说新语》正是戴教授通过阅读《世说新语》而交出的一份完美答案。它告诉我们:一个善于读书的人不但可以从阅读中获得知识,更会结合自身,结合时代引发思考,受到启发。就算你疏于思考,能在阅读中得到快乐,哈哈一笑也是怡情悦性的一件美事……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