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夫的《1980年代的爱情》,书很薄,字不多,半天就读完了。
顾名思义,这篇文章写的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爱情,但是最打动我的却不是书中的爱情,而是书里的文字。野夫的文字是带有古典味的,读起来不像日常白话一样顺口,但是却有韵味,读完唇齿留香。
爱情是文学作品绕不开的主题,就算不是以爱情为主的作品,当中也一定会有爱情。但是像《1980年代的爱情》这样,以爱情为名,基本也只写爱情的作品恐怕不多。整部小说人物很少,情节也比较简单,不能算是很好的爱情故事。
在读的过程中,这本小说让我想起了杜拉斯的《爱》,一样的人物少、情节简单。不过杜拉斯的《爱》朦胧深晦,读来颇压抑,野夫的《1980年代的爱情》清晰明了很多。女主角丽雯的死让人有点伤感,但这种伤感是可以宣泄的,流点眼泪就可以化解。《爱》则是除了掩卷叹息,别无他法。
爱情不是任何一个时代的专有物,事实上,每个时代都有爱情,即使名称不同,本质却是一样的。写爱情的作品,很少会为爱情加上一个时代的,野夫却以时代入题,而文中多次用“那个时代”作为叙事的开头,可见他对80年代的感情不一般。
敬文东给《1980年代的爱情》写的序中说道:“1980年代,野夫年轻,爱情更年轻;那时,野夫纯洁,不敢亵渎神圣的爱情。”每个人回忆自己的纯真年代,总是带着深情的,尤其是那个年代里有一个牵情的人。野夫在文中说,一个人对一个城市的爱,是因为这个城市有一个牵情的人。这句话用也可以用来解释野夫对80年代的爱,是因为80年代里有让他牵情的一个人。
《1980年代的爱情》是对一个真实爱情故事的有限加工,是野夫半自传性质的小说,但是这个爱情故事没有让人太感动。有故事原型,野夫也倾注了深情,可是为什么不能直击心门呢?这可能是因为真实与深刻不同,真实的爱情写出来不一定深刻,而作者亲历的爱情或许不如听来的有味,这固然是爱情本身的故事性有高下,作者写作水平有高低,更有可能是因为爱情这件事,想象的总比亲历的好,听来的总比看到的好的缘故。
野夫的深情是这个故事得以成书的原因,同时也是这篇小说最致命的软肋。作者感情太过炙热,想把以初恋为原型的女主角写成完美的女神,但是过度的赞美却成了丽雯这个人物的重负。文中描写丽雯帮助“我”重拾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是通过一夜的以身相许,或许当事人当年确实经过与爱人的一夜欢情而重拾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但是局外人读来,总是觉得牵强。
《1980年代的爱情》与其说是野夫对爱情的怀念,不如说是他对1980年代的怀念。
每一段爱情都有独特的情节,即使不完美,也还是有可读的地方。野夫的《1980年代的爱情》,爱情不那么吸引人,但是文字很美,还是值得一读的。
品读之后,
愿享同感。
by.林易子(微信公众号:linyizi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