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好朋友、布衣之交欧阳兆熊对曾知之甚深,他说“文正一生凡三变。”所谓一生凡三变,指的是从辞赋之学变为程朱之学,此为第一变;再从程朱之学变为申韩之学即法家,此为第二变;后从申韩之学变为黄老之学即道家,此为第三变。欧阳兆熊拈出的这三变,可谓对曾氏生平轨迹的一个既简练又深刻而准确的概括。
欧阳认为,曾氏后来之所以成就巨功,靠的就是黄老之学。曾国藩自己也曾多次对人谈到守父丧这段时期的转变,将它称之为大愧大悔、大彻大悟。可见,这一年多对他精神境界的提高和事业名望的成就所起的巨大作用。
这第三变的确是曾氏整个人生链条中至为重要的一环。它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曾氏从此走上坦途,获取了成功,更大的意义是有了这一环,曾氏就成为传统中国文化的最后一个集大成者,甚至可以说,曾氏本人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他给后人的启迪性和昭示性就将不穷不竭、常省常新。倘若缺了这一环,他就不可能是一百多年来士人眼中的曾文正公,而只能是一个做过大事获得高位的能干之人;而这种能干的人,在五千年中国文明史上,是成百上千数不胜数的。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的智慧宝库。由于儒家学说长期以来占据着统治地位,不少人将中国文化与儒家学说等同起来,其实这是一个大误区。至少儒、道、法三家是鼎足而立的,还有阴阳、纵横、术数、禅等等,其重要性都不可忽视。对这些主要的学说都能明了,并将其中的精华恰到好处地运用在不同的时候、不同的事情上,才可以称得上一个完整意义的中国文化的掌握者。
曾氏的成功正是将儒、道、法运用自如后的结果。倘若没有早年京师程朱理学的修炼,他的操守定力及人格感召力源于何处?倘若沿有申韩的严峻与手腕,数十万虎狼湘军如何驾驭?倘若沿有黄老之学的参悟,很可能在复出之后不久便会再次铩羽而归,以至于愁肠百结,郁闷自戕!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