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小成本、冷题材的印度电影,能在中国引起这么持久的热议和好评,《摔跤吧,爸爸》可以说是奇葩一朵。
除了被称为“印度的良心”的主演阿米尔·汗,吸引观众的还有很多影片本身的东西,比如说,精良的制作、励志的主旋律、以及反歧视女性的高立意。
然而,作为孩奴和母亲,我却从中看到了一个父亲的范本:内心强大、眼光独到、沉稳、有担当、无比信任孩子并且全力帮助孩子成长;为了孩子,宁愿忍受别人的白眼和嘲讽,即使面对挫折和打击,对女儿也是选择信任、帮助和鼓励。
从发现女儿的摔跤天赋,阿米尔·汗饰演的父亲马哈维亚果断地为女儿选择了以后的人生道路——练习摔跤。
在印度这个严重歧视女性的国家,让女儿练习摔跤,本身就是一件惊天骇俗的事。面对村民的嘲笑,面对妻子柔弱、无奈而焦急的“她们会嫁不出”的质疑,阿米尔汗饰演的父亲马哈维亚冷静而霸气地说:“我不要男人选她们,要让她们来选男人”。
他对妻子承诺,以一年为期,不行就放弃。
为了改善孩子体质,给孩子补充蛋白质,囊中羞涩的他来到集市上,跟卖鸡的小贩讨价还价,硬是以极低的价格给孩子们买来鸡肉。当孩子的母亲厌弃地将锅扔给他,表示自己绝对不会帮她们做鸡肉时,这位粗枝大叶的父亲,在烟熏火燎中,照着菜谱学做鸡肉。
《摔跤吧,爸爸》感人的地方还在于,父亲马哈维亚不仅仅是顶着种种压力全力培养女儿,当大女儿成为全国冠军走进国家体育学院时,他依然没有放弃对女儿的指导和训练。此时的大女儿吉塔,因为教练的指导和自己的进步,开始对父亲不屑一顾。假期回家,父亲指出她的技术错误时,她自负地说,教练就是这样教的,爸爸的一套已经过时了。父亲马哈维亚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确,与吉塔摔了一场,却被女儿狠狠地摔败。马哈维亚因此而纠结、痛苦。但是,当得知吉塔在各大比赛中屡屡败北时,他毅然放下一切,带着侄子奔赴国家体育学院。他借钱租下房子,制定女儿的训练计划;他因此而被体育学院排斥,不让他训练女儿。他又想办法复制下吉塔所有的比赛录像,花大钱包下一个录像厅,一遍遍播放吉塔的比赛录像,一点点分析她存在的问题。每发现一个问题,他就让侄子暂停,自己亲手记录,晚上再通过电话耐心地对吉塔进行指导。
吉塔在赛场上的表现,因此又渐入佳境。最后,吉塔凭借父亲的指导和鼓励,终于赢得了世界冠军。
写到这里不由地对比现在国内的一些爸爸们。也许他们在选学区房和孩子的升学问题上一样焦虑,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能够认真参与孩子学习和成长的并不多。就像很多育儿文章中提及的“丧偶式育儿”和“丧偶式家庭”,父亲在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中是各种缺位。不仅仅缺少时间上的陪伴和学习上的指导,更缺少精神上的沟通和指引。
在他们眼里,工作比陪孩子重要,同学聚会比陪孩子重要,和哥们喝酒比陪孩子重要,甚至自己玩手机都比陪孩子重要。他们培养孩子的方式,就是“找你妈去!”
因为这句司空见惯的“找你妈去”,我又默默想到了马哈维亚的老婆。她担心女儿嫁不出去,坚决不让女儿学摔跤;因为某些忌讳不让孩子吃鸡肉。一个典型的活得小心谨慎、战战兢兢的印度小女人。如果此时父亲马哈维亚像国内很多爸爸一样,将两个女儿推给她,她们的命运可想而知。生活在的印度底层的她们,只能和许多的小伙伴一样,从小被订亲,许配给一个并不认识人,然后开启一辈子被夫家歧视虐待的生活,甚至丈夫死后都会被要求陪葬。
因此,在我听来,父亲马哈维亚的那句“爸爸这样做是为让你们有自由,以后可以主宰自己的人生”,以及“我不要男人选她们,而要她们选男人”,简直就是世界上最壮丽的父爱宣言。
他的爱,比母亲的爱更有宽度和深度,更有力量和内容。母亲仅仅会因为孩子会受到嘲讽和议论而胆怯,会因为训练强度大而心疼,但却没有更宏大的眼光和胸襟去规划女儿的未来。但父亲不一样。因为他知道,他不能保护女儿一生,如果不能给女儿一个天生的性别优势,那么,就给她们一个能够对抗歧视和不公的铠甲——练习摔跤,拿到国际冠军,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可以说,是父亲的眼光、气度、心胸、决心,成就了女儿的一生。
当孩子从弱一点点变强,父亲绝对是其中最重要的导师和榜样。
虽然,父亲对吉塔的这块金牌给予了无上的赞誉和高深的意义,但是我想,有这样的父亲,其实吉塔得不得金牌,都已经不重要了。
金牌所能给到她的,父亲都已经给了;金牌所不能给她的,父亲也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