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梳理]
三种未来越来越流行的新职业形态和方式:
在地青年
跨国公司- “全球化思考,本地化行动”(think global make local),职场年轻人思考都市以外自己的舞台,回当地发展,以“在地生产,全网销售”方式发展事业。
存在条件:
1.互联网和物流发达,当地特色和互联网+
2.消费升级,真正特色/自然的当地优质资源稀缺。
3.当地用人成本低,生活压力小。
可能性思考:家乡或喜欢的地方是否有独特地理/人文和文化优势?
[2-5回答补充:需要很好的当地资源,更需要懂得如何与世界链接。]
新工匠
存在条件:
1.消费升级,第三产业发达
2.服务业无需大量协作,产量有限
可能性思考:有没有什么独特功能/手艺或者停不下来能做到极致的爱好?
[2-5 问答补充:很多需要长时间积累的职业,我们成为“法师系”职业,前妻比较吃亏,但越到后面越厉害。]
社会企业与公益
可能性思考:身边有哪些社会问题?有什么可以通过公益/社会企业/企业的公益活动解决的?
丹尼尔•平克《驱动力3.0》中提出三种现代工作者内驱的动力:自主/精专/意义感。正好和三种形态对应——追求自主的在地青年,追求精专的手艺人,追求意义感的社会企业。
[个人思考]
看这篇文章最大的感受有三:
一是三种职业形态其实在我们身边都存在,但是古典老师能将他们存在的合理性说出来,比如互联网和物流发达,消费升级等。
二是老师并不是一味说这三种职业有多好,而是会说明前提,指出如果我们要从事这三种职业可以进行怎样的可能性探索,比如要做手艺人是需要找到自己的独特功能,做社会企业需要发现社会需求。
三是古典老师能够将其他书中的理论与自己的相结合,又或许是自己理论的产生就是由于某一个论点引发的,启发我在读书的时候需要多想一点,想深入一点。
三种职业形态对我的启发:
一是未来要多留意和关注地域性特色,寻找可开发的市场。
二是留意自己身上的独特之处,寻找发展为手艺的可能性。目前自己身上的硬技能发现的比较少,但是气质和感觉方面似乎是让人觉得可靠,能懂人心,或许可以往心理愈疗方面发展?
三是注意发现社会需求,学习用商业的方式运作。因为公益是过去三四年至今一直在从事的,所以比较熟悉。
还有哪些可能的形态:
我一直认为众筹和共创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每个人就像一块拼图,无数块拼图聚集在一起,摆放在合适的位置就可以拼出完整的世界。而且我一直相信群体的智慧和经验的力量,能够很好地协调各方,发挥出群体智慧会是未来很重要的能力。就像古典老师做知识众筹一样,通过自己的方式收集和整合,最后可以呈现出非常丰富且能够与人真正产生连接的内容。
我学习《超级个体》也众筹了学习伙伴,因为第一次读完发现可疑分享给五个人,那时候问就在想,如果分享了对方只是看一看,那么效果会很差,我希望找到能够互相交流和探讨的人,发挥出最大的效益,所以最后就发朋友圈找到了五位伙伴共同学习。同时,与他们共同分担了学费,因为我相信只有自己真正付出才会有动力坚持学习。
2016.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