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依云
01/习惯四,双赢思维,从独立到互赖
伊索寓言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农夫无意间发现了一只会生金蛋的鹅,于是很快变成了富翁;
但是财富使他越发的贪婪与急躁,渐渐地,一天一个金蛋已经满足不了他的贪欲,他异想天开的想着把鹅杀掉,以便取出鹅肚子里的所有金蛋。
结果,杀掉鹅后,鹅肚子里却一个金蛋都没有,鹅死了,再也生不出金蛋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急功近利常常会毁掉宝贵的物质资产。不维护好与鹅的互赖关系,鹅便再也无法创造产能。
在人际关系上也是如此。
如果人与人之间有情感账户,那么当储存的是增进人际关系的信赖,礼貌、诚实、仁慈和信用时,账户存款就会增加。
而如果储存进的是批评、指责、威逼和失信,账户余额就会不断降低,到最后甚至可能会透支,这时候你的人际关系就会亮起红灯。
越是持久的关系,越需要不断的储蓄。
比如对待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你长期的对他加以指责、批评、否定,孩子也会不断的反弹,于是,争吵成了你们沟通交流唯一的途径;
你在孩子那里的信用度不断降低,情感账户的余额渐渐枯竭,于是,孩子就越发变得叛逆、逃避、甚至以任何你无法理解的方式来对抗你。
长此以往,当孩子在面临人生重大抉择的时候,自然也不会因为你短期性的情感投资或补偿而影响自己的决定。
《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里有句话,
不要用自己的学识限制孩子,因为他出生在与你不同的时代。
当我们能够学会倾听孩子,不总是插入自己冷冰冰的判断,而是试着去理解和尊重,再或者给他一个简单的拥抱;
最初孩子可能会狐疑,但只要坚持这样做,情感账户的存款就会增加,赤字会越来越小,亲子关系就不至渐行渐远。
想要让我们的情感账户余额不断增加,有这样六种投资方式:
1 、理解他人
它是一切感情的基础,只有了解并真心接纳对方,才可以增进彼此的关系。
很多人都倾向于主观臆断他人的想法和需要,觉得在自己身上适用的感情投资,一定也适用于他人。
实际上,当你期待别人了解你的实际需要,首先要了解对方的需要,然后据此提供帮助和支持。
要记住:
你对待别人的方式最终会被返还给自己。
2 、注意小节
很多时候,我们都不关注小事上的疏忽,对他人说话口不择言,对待下属刻薄跋扈,对待家人嘲笑取乐,这些都会成为情感账户赤字增加的隐形杀手。
3、 信守承诺
守信是我们人生中的一大笔储蓄,背信则是庞大的支出,一次严重的失信会使人名誉扫地,再难建立良好的互赖关系。
4、 明确目标
所有的人际关系障碍都源于角色和目标的期望不明或意见不一。
没有明确的目标,人们往往会变得感情用事,原本很简单的事就会变得复杂;
而正确的做法是一开始就提出明确的的期望,让相关的每一个人都了解,这样做可能当时会让你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但事实会向你证明:这样会省去将来更多麻烦和周折。
5 、正直诚信
履行约定,不在背后攻击他人,不欺骗、使诈和随意冒犯。
与他人沟通时,当你能够对不在场的人表示出尊重,就会无意中增加了自己的信任度。
相反,如果在背后诋毁他人,也许会让你获得一时的快感,但就如同杀死了那只会下金蛋的鹅,再也无法获得情感账户的存款。
6 、勇于致歉
这需要我们做到坚定自持,并能够接纳自己的错误。
在互赖关系中,问题就代表机会,亲子关系里,如果父母能够把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看做联络感情的机会,而不是麻烦和负担,那么两代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大大改善,父母则会更愿意理解并帮助孩子。
《亲密关系》里有句名言,通往地狱之路,是用期望铺就的。当你将所有期望寄予那个小小的孩子时,生活将无时无刻不处在糟糕和焦虑之中。
02/人际交往中的模式
所有双赢者都会将生活看做一个合作的舞台,而不是一个角斗场。
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大致有以下几种模式:
1、利人利己,即双赢模式,它促使人们在人际交往中不断的寻求双边利益。
2、损人利己,即赢/输模式,持有这种信念的人习惯于用地位、权势、财力或者特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3、舍己为人,即输/赢模式,这种人往往无标准、无原则、无要求,喜欢取悦他人,却没有勇气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4、两败俱伤,即输/输模式,双方都固执己见,以自我为中心。
5、独善其身,即自赢模式,只在意自己的利益毫发无损。
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是需要互相依赖的,单枪匹马虽然够勇敢,却永远无法活成一支队伍,很多梦想都需要与人合作才能实现。
成熟的人在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信念的同时,也能体谅他人的想法和感受。
那么我们该怎样做才能实现双赢?
首先,你要具备双赢的品格,要具备足够的勇气以及与人为善的胸襟,不贪得无厌,能利益共享,能给共同的关系营造出安全感;
列出你生活中的重要人际关系,估算一下与这些人的情感账户余额,记下有助于增加存款的感情投资。
只有资金充足,关系才能持久;
如果是生意上的合作伙伴,还需签订双赢协议,将虚化的关系实体化;
最后,要在合作中处处体现双赢的思维,学会从对方立场和角度看问题,真正理解对方的需求和顾虑,商讨出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并确定能实现这个结果的各种可能的途径。
每一个在生活中无法处理好自己人际关系的人,都该反省一下自己的人际交往模式属于哪一种,并看看这种模式对自己有何裨益,然后为自己找到一个双赢模式的榜样,仔细观察并能向他人虚心学习。
03/习惯五,知彼解己——移情沟通
沟通是双向的,我们并不是单纯的向别人灌输自己的思想,我们还应该学会积极的移情倾听,而避免自传式回应。
有这样一个场景,
妻子下班回家,向丈夫抱怨,
“累死我了,下午遇到了三拨客户,最后那个女客户挑三拣四,还不懂装懂,真是气死我了!”
丈夫说,“别理她,跟那种人生气不值得。”
妻子立马反驳,“顾客是上帝,得罪他们怎么能行呢?”
于是丈夫说,”不行就换份工作呗,人也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啊!”
妻子更火了,“你说得容易,你倒是出去挣去呀,孩子马上就要上大学了,一年就要几万,指着什么供啊?”
丈夫也火冒三丈,“你这个人真是不识好歹,好心劝你,你倒冲着我来了,真是好心当成驴肝肺!”
“……”
当付出不被理解,这样的沟通只会让人陷入生活的绝望和挣扎中。
那我们来换个场景,当妻子发出抱怨后,
丈夫这样回应,“大热天的,再碰上个难缠的顾客真是够呛,快坐下喝口水吧!”于是顺手递上了冰镇的酸梅汤。
妻子说:“唉,挣钱真是不容易,不过,为了儿子今年上大学,我还是得坚持干下去。”
丈夫理解的说,“是啊,你真是不容易,这几年家里一直靠你挣钱了。”
妻子说,“话也不能这么说啊,要不是你一直盯着孩子的功课,孩子怎么能这么优秀呢?”
丈夫所做的事,不过就是不断的正确反应并说出妻子的感受,但却有效的避免了一场家庭纷争,还让夫妻间的情感得以升温。
足见在人际交往中,只有认同对方,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才有意义,否则就算你费尽心机,对方也只能把它看作一种控制、自利、甚至胁迫和屈服,其结果必定是无效的沟通。
而我们大部分人在聆听时,都做不到这一点。
很多时候我们聆听只是为了做出回应。
我们更喜欢用自己的经历理解他人的生活,把自己的经验灌输给别人。
关于聆听,有这样五个层次,
1、 充耳不闻,是根本不听别人讲话;
2、 装模作样,是假装在听;
3、 选择接收,选择性的吸收进一些,比如小孩子的叨叨叨,就很容易让家长采用这种模式;
4、 聚精会神,很努力的挺准每一句话;
5、 移情聆听,这是聆听的最高境界,它以理解为目的,需要站在说话者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以及感受。
移情并非同情,它是要在情感和理智上充分而深入地理解对方。
除了物质,人类最大的生存需求源自心理,即被人理解、肯定、认可和欣赏。
当我们舍弃回答心,改以理解心去聆听别人,便能开启真正的沟通,增进彼此关系,并逐步达成共识。
要培养设身处地的“换位”沟通习惯,有效的倾听不仅可以获取准确的信息,还有助于双方情感的积累,当我们的修养到了能把握自己,保持心态平和,能抵御外界干扰和博采众家之言时,我们的人际关系也就上了一个台阶。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