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意思是从小孩子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兴趣爱好,就能看出他将来的自身潜能、发展方向。这虽是古语,但是作为概括了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也已经被现代心理学所肯定。
沈复为什么能创造出文字清新、感情真挚的《浮生六记》呢?其实,在“闲情记趣”中的三节童年趣事中,我们不难发现“小沈复”的天然文学潜质。虽然只有区区的二百余字,描述了戏夏蚊、观蚂蚁、鞭蛤蟆等童年趣事,却让一个天真聪明、活泼调皮的小孩童形象跃然纸上。前两节还被冠以《童趣》之名,选入了七年级语文教材。
细致入微的观察力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观察能力强的人,视觉敏锐,能捕捉到事物细节毫末,获得意外收获。沈复自小就有“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的的好习惯,那么令人讨厌、且身形微小的蚊子,他都兴趣盎然地去观察,知其声如雷、形如鹤。这还不够,他还要近距离的观察这些“鹤”,便“又留蚊于素帐中”,我们只有感叹小沈复“真会玩”。
类似留蚊帐的事情,估计小沈复必定玩过N次了吧,正是这种看似调皮的行为,其实却是一种很难得的细致入微的观察活动。通过这种观察活动,他发现了许许多多的“物外之趣”。写作来源于生活,观察生活是提高写作水平的第一要素,生活实践的积累对孩子的写作非常重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也会作成什么样的文章。善于观察事物的潜质开启了“小沈复”的童年心智,为以后的文学创作和绘画储备了充足材料。
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是从事文学创作的基本素养。文艺产生于生活,但绝不是生活的简单的复制,它需要创造者的加工,加工的过程就是靠想象力去完成的。失去想象力的文学作品,必然是失于美感,乏于张力的。小沈复不仅能把在烟雾中乱飞乱撞的蚊子想象成白鹤的“冲烟鸣飞”,还把草丛想象成树林,把虫蚁想象成野兽,把瓦砾想象成小丘陵,把凹陷想象成沟壑,把癞蛤蟆想象成“哥斯拉”,在幼小的脑海中营造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奇幻世界。沈复在童年的嬉戏中,已彰显了丰富的想象力。
稳定持久的注意力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体型那么小的蚊子,小沈复竟然能直直地看到脖子僵直,对事物的专注程度可见一斑。还有: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看两只小虫子打架,也是看到出神,连癞蛤蟆蹦蹦跳跳的过来了也不知道,愣了半天,才缓过神儿来,好一个呆萌的形象啊!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注意力是人智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的准备状态。人在小的时候总是容易被新鲜的、变化的东西所吸引,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坐不住”,所以孩童时期的专注力是非常难得的。只有注意力集中,我们才能集中精力地去清晰地感知事物,深入地思考问题而不被其他事物所打扰。一篇好文章、一本好书决不会是在心猿意马、坐立不安中创造出来的。童年期的沈复却表现出了如此好的专注力,也是他成年后工诗画、散文的重要基础。